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 , 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 , 所以 , 中国人不轻易言道 , 不像日本茶有茶道 , 花有花道 , 香有香道 , 剑有剑道 , 链摔跤搏击也有柔道、跆拳道 。 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
什么是茶道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 。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 , 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 , 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 。 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 , 例如 , 《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 , 广润色之 , 于是茶道大行 。 ”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 , 以茶可雅志 。 ”
尽管“茶道”这个次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 , 但至今在《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 。 那么 , 什么是茶道呢?
受老子:“道可道 , 非常道 。 名可名 , 非常名”的思想影响 , “茶道”一词从使用以来 , 历代茶人都没有给他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 。 直到近年对茶道见仁见智的解释才热闹起来 。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 , 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 是一种艺术 , 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 ”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 , 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 。 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 , 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 。 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是过程 , 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 陈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 。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 , 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 , 用平凡的话来说 , 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 , 苦中作乐 , 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 , 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 ”
其实 , 给茶道下定义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 茶道文化的本身特点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 , 非常道 。 名可名 , 非常名”同时 , 佛教也认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给茶道下一个定义 , 把茶道作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 , 反倒失去了茶道的神秘感 , 同时也限制了茶人的想象力 , 淡化了通过用心灵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感觉 。 用心灵去悟茶道的玄妙感受 , 好比是“月印千江水 , 千江月不同 。 ”有的“浮光耀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 , 有的“水浅鱼读月” , 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 , 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 , 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 , 有的“清江明水露禅心” 。 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 , 暗香浮动月黄昏 。 ”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清 , 白云明月露全真 。 ”月之一轮 , 映像各异 。 “茶道”如月 , 人心如江 , 在各个茶人的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 。
中国茶道“四谛”
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 , 朴实谦和 , 不重形式 。 饮茶也是这样 , 不像日本茶道具有严格的仪式和浓厚的宗教色彩 。 但茶道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饮茶 。 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 , 一类是“混饮” , 即在茶中加盐、加糖、加奶或葱、桔皮、薄荷、桂元、红枣 , 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 , 爱怎么喝就怎么喝 。 另一类是“清饮”即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损茶本味与真香的配料 , 单单用开水泡茶来喝 。 “清饮”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 将茶当饮料解渴 , 大碗海喝 , 称之为“喝茶” 。 如果注重茶的色香味 , 讲究水质茶具 , 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 , , 可称之为“品茶” 。 如果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 则可称之为“茶艺” 。 而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 , 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参禅悟道 , 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 , 这在世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
推荐阅读
- 中国茶道的概念与内涵
- 中国饮茶方法详解
- 中国茶道四大流派之贵族茶道
- 中国加油 武汉加油手抄报怎么画
- 中国象棋残局第三关过关攻略
- 清代人如何制茶
- 上 中国各民族饮茶习俗大观
- 中国茶道历史发展简述
- 下 中国各民族饮茶习俗大观
- 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