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用水论

【饮茶用水论】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 借水而发, 无水不可与论茶也 。 ”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谈到:“茶性必发于水, 八分之茶, 遇十分之水, 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 试十分之茶, 茶叶八分耳 。 ”可见水质能直接影响茶汤质量 。 水质不好, 就不能正确反映茶叶的色、香、味, 尤其对茶汤滋味影响更大 。 杭州的“龙井茶, 虎跑水”, 俗称杭州“双绝” 。 “蒙顶山上茶, 扬子江心水”, 名扬遐迩 。 名泉伴名茶, 真是美上加美, 相得益彰 。
古人对泡茶用水的选择, 归纳起来, 其要点如下:一是水要甘而洁 。 宋蔡襄在《茶录》中说:“水泉不甘, 能损茶味 。 ”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指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 。 ”王安石还有“水甘茶串香”的诗句 。
二是水要活而清鲜 。 宋唐庚的《斗茶记》记载:“水不问江井, 要之贵活 。 ”明代张源在《茶录》中分析得更为具体, 指出:“山顶泉清清而轻, 山下泉清而重, 石中泉清而甘, 砂中泉清而冽, 土中泉淡而白 。 流于黄石为佳, 泻出青石无用 。 流动者愈于安静, 负阴者胜于向阳 。 真源无味, 真水无香 。 ”
三是贮水要得法 。 如明代熊明遇在《罗山介茶记》中指出:“养水须置石子于瓮……”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进一步指出:“水性忌木, 松杉为甚, 木桶贮水, 其害滋甚, 洁瓶为佳耳 。 ”明代罗廪在《茶解》中介绍得更为具体, 他说:“大瓮满贮, 投伏龙肝一块, 即灶中心干土也, 乘热投之 。 贮水瓮预置于阴庭, 覆以纱帛, 使昼挹天光, 夜承星露, 则英华不散, 灵气常存 。 假令压以木石, 封以纸箬, 暴于日中, 则内闭其气, 外耗其精, 水神敝矣, 水味败矣 。 ”
泡茶用水, 一般都用天然水 。 天然水按其来源可分为朱水(山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等 。 自来水也是通过净化后的天然水 。
泡茶用水究竟以何种为好, 自古以来, 就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兴趣 。 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 用山水上, 江水中, 井水下 。 其山水, 拣乳泉, 石池漫流者上 。 ”
一般说来, 在天然水中, 泉水是比较清爽的, 杂质少, 透明度高, 污染少, 水质最好 。 但是, 由于水源和流经途径不同, 所以其溶解物、含盐量与硬度等均有很大差异, 因此, 并不是所有泉水都是优质的 。 有些泉水, 如硫磺矿泉水已失去饮用价值 。
泡茶用水, 虽以泉水为佳, 但溪水、江水与河水等长年流动水, 用来沏茶也并不逊色 。 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写诗描绘船家用江水泡茶的情景, 诗云:“江湖便是老生涯, 佳处何妨且泊家, 自汲淞江桥下水, 垂虹亭上试新茶 。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黄河之水, 来自天上, 浊者土色也, 澄之既净, 香味自发 。 ”说明江河之水, 尽管浑浊度高, 但澄清之后, 仍可饮用 。 通常靠近城镇之外, 江(河)水易受污染 。 唐代《茶经》中就提到:“其江水, 取去人远者 。 ”也就是到远离人烟的地方去取法水 。 千余年前况且如此, 如今环境污染较为普遍, 以致许多江水需要经过净化处理后才可饮用 。
井水属地下水, 是否适宜泡茶, 不可一概而论 。 有些井水, 水质甘美, 是泡茶好水, 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东传心殿内的“大庖井”, 曾经是皇宫里的重要饮水来源 。 一般说, 深层地下水有耐水层的保护, 污染少, 水质洁净;而浅层地下水易被地面污染, 水质较差 。 所以深井比浅井好 。 其次, 城市里的井水, 受污染多, 多咸味, 不宜泡茶;而农村井水, 受污染少, 水质好, 适宜饮用 。 当然, 也有例外, 如湖南长沙城内著名的“白沙井”, 那是从砂岩中涌出的清泉、水质好, 而且终年长流不息, 取之泡茶,香味俱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