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骞林仙茶考( 二 )


山不在高 , 有仙则灵 。 骞林叶既是仙茶 , 自然会在仙山显灵 。 《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记载了明代永乐年间大建武当山宫庙玄天上帝瑞应事迹 。 其中有“骞林应祥”的情景:“世传:武当山骞林叶能愈诸疾 , 自昔以来人皆敬重 , 未始有得之者 。 永乐十年(1412年)秋 , 朝廷命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勅建宫观 。 明年春气始动 , 草木讲苏 。 先是天柱峰有骞林树一株 , 萌芽菡秀 , 细叶纷披 , 瑶光玉彩 , 依岩扑石 , 清香芬散 , 异于于群卉 。 于是 , 护以雕栏 , 禁毋亵慢 。 不旬日间 , 忽见玉虚、南岩、紫霄及五龙等处 , 忽有骞林树数百余株 , 悉皆敷荣于祥云丽日之下 , 畅茂于和风甘雨之间 。 连阴积翠 , 蔽覆山谷 。 居民见者 , 莫不惊异嗟叹 , 以为常所未有 。 ”
很明显 , 在这个由道教布道者附会的神灵显应的神话中 , 除“天柱峰有骞林树一株”可能是真实的外 , 其它都是忽悠人的 。
那么 , 武当山的骞林仙茶到底有多少呢?(元)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记载“武当有二 , 大顶与五龙接待庵涧滨”.就是说 , 武当山总共有两棵 , “大顶”(金顶)上一棵 , “五龙接待庵涧滨”一棵 。 (元)刘道明为《武当福地总真集》作序时在1291年 , 经过245年之后 , 到1536年时任武当山提调官的方升在刊刻的 《大岳志略》中记载“贡献类”物品中有“蜜煎榔梅”和“骞林茶”,“奇异类”树木有“芳骞树”.且全系抄录刘道明所记 , 只是删去了“武当有二”四个字 , 又在刘记末尾加了“生而最奇”四个字 。 方升的记载 , 让人怀疑这两棵骞林茶树还是否存在 。
可以肯定的是 , 武当山的骞林茶树 , 到李时珍(1518~1593年)和徐霞客(1586~1641年)的时候已经不见踪影了 。 李时珍在明朝嘉靖、隆庆(1522~1572年)年间到武当山采过药 。 他在《本草纲目》中 , 不仅详细记载了“榔梅”:“樃梅出均州太和山 。 相传真武折梅枝插于樃树 。 誓曰:吾道若成 , 花开果结 。 后果如其言 。 今树尚在五龙宫北 , 樃木梅实 , 杏形桃核 。 道士每岁采而蜜煎 , 以充贡献焉 。 樃乃榆树也 。 ”而且列举了当时各地的名茶:“蜀之茶 , 则有东川之神泉兽目 , 硖州之碧涧明月 , 夔州之真香 , ……”,“楚之茶 , 则有荆州之仙人掌 , 蕲州蕲门之团面 , 武昌之樊山……”,就是没有“骞林茶”的名字 , 可见那时已经没有这个茶了 。 不然 , 李时珍怎么会不记载呢?比李时珍晚生68年的徐霞客 , 天启三年(1623年)也就是他37岁那一年 , 三月十三日登武当(太和)山 , 至十五日下山 , 用三天时间沿途游遇真宫、紫霄宫、南岩、太和宫、五龙宫 , 览滴水岩、仙侣岩、凌虚岩 , 登天柱峰金顶 。 他在《游太和山日记》中详细记载了榔梅 , 但没有提到“骞林茶”.榔梅树高高耸立 , 上琼台观的几株榔梅都有一人围抱那么粗大;榔梅花的颜色和桃花杏花一样深浅 , 垂丝的花蒂是海棠花形状;榔梅果实形状和金桔相同 , 金的外表 , 玉的质地;榔梅很珍贵 , 武当山道士再三强调是“禁物”,随便送人要犯罪 , 徐霞客三次索要、一次收买小道士 , 不算几枚变黑腐坏的 , 共得到八枚 。 (元)刘道明在《武当福地总真集》中明确地说 “骞林茶”树“武当有二 , 大顶与五龙接待庵涧滨”.徐霞客既到了五龙宫 , 又登了金顶 , 但只记“榔梅果”,不提“骞林茶”.这大概不是“疏忽”或“遗漏”的理由所能解释得通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