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安溪茶业的发展

宋代是我国茶业生产和茶文化得到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安溪茶业也有较大发展, 产茶区域不断扩大, 生产技术不断成熟, 茶叶产业已具雏形;清水、圣泉等名岩已产名茶, 其味尤香, 其功益大, 声誉远扬 。 著名人类学专家、厦门大学教授庄为玑在《安溪县的发展历史》一文中说:“安溪到了宋朝的时候, 已有很大的发展, 潘田的铁矿和仙苑的乌龙种, 就在这个时候生产的 。 当宋朝时, 有个黄夷简, 他做五代钱俶的部下20年 。 后来北宋统一的时候, 他称疾于安溪别业, 曾作小居诗:‘宿雨一番蔬甲嫩, 春山几焙茗旗香’(见《福建续志》卷九十) 。 可知安溪在五代末宋初时, 已有焙茗的手工业” 。 安溪的矿冶业, 始自唐五代, 特别是宋代, 安溪的矿冶业居全省首位, 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地位 。 北宋年间, 潘田铁矿就有开采的记录 。 庄为玑教授把潘田的铁矿和仙苑茶联系在一起, 可见仙苑的茶叶在宋初的发展已非一般 。 【宋元时期安溪茶业的发展】明万历《安溪县志》载, “茶名于清水, 又名于圣泉” 。 始修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 清乾隆廿六年(1761年)重修的《清水岩志》载:“清水峰高, 出云吐雾, 寺僧植茶, 饱山岚之气, 沐日月之精, 得烟霞之霭, 食之能疗百病 。 老寮等属人家, 清香之味不及也 。 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 其味尤香, 其功益大, 饮之不觉两腋风生, 倘遇陆羽, 将以补茶经焉” 。 在安溪驷马山左侧(今官桥镇)的圣泉岩, 始建于唐天祐年间(约905年) 。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岩最高, 登巅远眺, 可望郡中清源山 。 岩产茶甚佳……岩后有泉出石中, 清甘不竭……”以上史料说明, 宋元时期安溪的民间和寺庙中已普遍产茶, 而制茶手工业的出现, 则表明安溪茶叶的发展已具产业的雏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