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斯里兰卡茶叶生产技术

    (7)定期重剪 , 改造树冠
    斯里兰卡地处热带 , 气候温暖 , 无四季之分 , 茶树生长迅速 。 为了维持树冠旺盛的生长势和适宜的采摘面 , 斯里兰卡对茶树修剪有严格的规定 。 采用较多的修剪方法是浅重修剪、重修剪和深重修剪 。 浅重修剪的高度为55~65cm , 重修剪为40~55cm , 而深重修剪的高度位于重修剪和台刈之间 , 一般为25~40cm 。 斯里兰卡茶园不进行台刈和轻修剪 , 而是采用以采代剪的方式来控制茶树生长高度 。 重修剪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把全部枝条在上述高度砍平 ,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浅重修剪;另一种是留下茶蓬边缘5~6根侧枝(含120多张成熟叶片) , 其余全部砍去 , 待被砍枝条长出新芽后 , 再砍去留下的枝条 。 后一种重修剪的方法是由斯里兰卡的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 由于斯里兰卡地处热带 , 茶树生长无休眠期 , 根系积累的淀粉较少 , 为了保证被砍枝条有足够的养分供应新梢生长 , 留下部分侧枝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养分 。  茶树重修剪周期也有严格的规定 , 对于无性系良种园 , 低地、中地和高地茶园分别为3、4、5年 , 而茶籽直播的老茶园则分别为2~3、3、4年 。 一般7年生茶树开始第1次浅重修剪 , 以后修剪程度逐渐加深 。 每次修剪必须避开上次修剪的剪口 。 无论哪种修剪 , 平地茶园都剪成水平形 , 坡地茶园则把树冠剪成与地面相平行的斜面 。 修剪下来的枝叶先覆盖于被砍的树桩上 , 以防阳光灼伤剪口从而导致病虫侵入 。 待新芽萌发后 , 特别粗大的枝条应移出园外 , 用作燃料 , 其余则全部留在茶园内作为覆盖材料 , 这既能防止水土流失 , 抑制杂草生长 , 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 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 改善土壤结构 。 
    (8)合理采摘 , 提高茶叶品质
    严格的采摘标准是斯里兰卡茶叶品质优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 无论是大型茶场 , 还是个体茶农 , 采摘的鲜叶大多数为一芽二三叶 , 也允许夹带部分一芽四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 中地和低地茶园7~10天采摘1次 , 而高地茶园由于气温较低 , 10~14天采摘1次 。 茶树的留叶量是靠控制采摘面的高度来掌握的 , 特别是幼龄茶园及修剪改造茶园采摘时 , 采茶人员都带有1根测定采摘面高度的竹竿 , 在采茶时把竹竿按要求的高度横置于树冠蓬面上 , 凡高于横竿的采 , 不够高度的新梢留下以后再采 。 采摘方法全部采用提手采 , 不允许抓采或老嫩一把捋的采摘方法 , 一芽四五叶中过老的部分应采下后丢弃 , 所以采下的鲜叶能保持完整 , 不带老叶、老梗 。 斯里兰卡茶园很少采用机采 , 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茶场管理人员认为手工采茶的标准高 , 而机采则难免夹带部分不合标准的枝叶 。 但目前低地茶园采摘劳力不足 , 也开始逐步推广机采 ,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
    (9)适度遮荫 , 改善茶园生态条件
    茶园内种遮荫树 , 是斯里兰卡茶园的又一特色 。 遮荫树的种植与否曾在60年代有过激烈争议 , 当时无论高地、中地和低地都有相当一部分茶园被砍去了遮荫树 , 结果茶树受病虫和旱害率明显提高 , 特别是低地和中地新种植的无性系良种园 , 对土壤水分亏缺十分敏感 。 无遮荫的茶园直接露于烈日下 , 水分消耗明显增加 , 导致土壤水分无法满足茶树旺盛生长的需要 。 另外 , 茶树修剪剪口易受烈日灼伤 , 病虫易从伤口入侵 , 结果造成70年代斯里兰卡茶叶产量显著下降 。 目前 , 斯里兰卡茶园内都种有遮荫树 , 品种主要有树型较高的合欢树和银桦树 , 以及树型较低的刺桐树和G1iricidia ma cu 1ata树 。 种植规格依树型而定 , 一般高型遮荫树为12.5m×10m , 种植密度75~80株/hm2;低型树的种植规格常见的有3m×3m和6m×6m , 种植密度分别为1076株/hm2和270株/hm2 , 一般要求把茶园遮荫度控制在30%~40% 。 茶园内还常常间作胡椒等藤本作物 , 它攀援在遮荫树上 , 既可遮荫 , 又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 可谓一举两得 。 茶园遮荫树需定期修剪或疏枝 , 以控制茶园遮荫度 , 如豆科的刺桐树每年需修剪两次 , 剪下的枝叶用作茶园覆盖材料 , 也是茶园有机肥的重要来源之一 。 据试验 , 遮荫还能减少茶园氮肥的需用量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