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清心法喜禅悦

 

一味清心法喜禅悦

文章插图
 
一味清心法喜禅悦
【一味清心法喜禅悦】茶禅文化是一个容量很大、范围很广、内容非常丰富的大文化圈 。 它并不局限于佛教文化 , 但它的主流确实是中国佛教的茶道 。 它由禅而兴起 , 继由禅而成熟 , 终因禅而成就 。 它虽然也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 但它的脉络却由佛教茶道而一以贯之 。
禅 , 梵语作“禅那” , 意为坐禅、静虑 。 南天竺僧达摩 , 自称为南天竺禅第二十八祖 , 梁武帝时来中国 。 当时南朝佛教重义理 , 达摩在南朝难以立足 , 促到北方传播禅学 , 北方禅教逐渐发展起来 。 禅宗主张坐禅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 , 见性成佛 , 不立文字” 。 就是说 , 心里清静 , 没有烦恼 , 此心即佛 。 这种办法实际与道家打座炼丹接近 , 也有利于养生;与儒家注重内心修养也接近 , 有利于净化自己的思想 。 禅宗在中国传到第五代弘忍 , 门徒达五千多人 。 弘忍想选继承人 , 门人推崇神秀 , 神秀作偈语说:“身是菩提树 , 心如明镜台 , 时时勤佛拭 , 莫使有尘埃 。 ”弘忍说:“你到了佛门门口 , 还没入门 , 再去想来 。 ”有一位舂米的行者慧能出来说:“菩提本无树 , 明镜亦无台 , 佛性常清净 , 何处染尘埃 。 ”这从空无的观点看 , 当然十分彻底于是慧能成为第六世中国禅宗传人 。 神秀不让 , 慧能逃到南方 , 从此禅宗分为南北两派 , 中唐以后 , 士大夫朋党之争激烈 , 禅宗给苦闷的士人指出一条寻求解除苦恼的办法 , 又可以不必举行什么宗教仪式 , 作个自由自在的佛教信徒 , 所以知识阶段的文人墨客也推崇起佛教来 。 而这样一来 , 佛与茶终于找到了相通之处 。
所谓“茶禅一味”也是说茶道精神与禅学相通、相近 , 也并非说茶理即禅理 。
禅宗主张“自心是佛” , 无一物而能建立 。 即然菩提树也没有 , 明镜台也不存在 , 除“心识”这外 , 天地宇宙一切皆无 , 填上一个“茶” , 不是与禅宗本意相悖吗?其实 , 一切宗教本来就是骗人的 , 真谈到教义 , 不必过于认真 。 我们今人所重视的是宗教外衣后面所反映了思想、观点有无可取之处 。
禅宗的有无观 , 与庄子的相对论十分相近 , 从哲学观点看 , 禅宗强调自身领悟 , 即所谓“明心见性” , 主张所谓有即无 , 无即有 , 不过是劝人心胸豁达些 , 真靠坐禅把世上的东西和烦恼都变得没有了 , 那是不可能的 。 从这点说 , 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 , 有乐趣 , 但又有节制 , 与禅宗变通佛教规戒相适应 。 所以 , 僧人们不只饮茶止睡 , 而且通过饮茶意境的创造 , 把禅的哲学精神与茶结合起来 。 在这方面 , 陆羽挚友僧人皎然作出了杰出贡献 。 皎然虽削发为僧 , 但爱作诗好饮茶 , 号称“诗僧” , 又是一个“茶僧” 。 他出身于没落世家 , 幼年出家 , 专心学诗 , 曾作《诗式》五卷 , 推崇其十世祖谢灵运 , 中年参谒诸禅师 , 得“心地法门” , 他是把禅学、诗学、儒学思想三位一体来理解的 。 “一饮涤昏寐 , 情思朗爽满天地” , “再饮清我神 , 忽如飞雨洒轻尘 。 ”“三碗便得道 , 何需苦心破烦恼” 。 故意去破除烦恼 , 便不是佛心了 。 “静心”、“自悟”是禅宗主旨 。 姣然把这一精神贯彻到中国茶道中 。 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 , 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 , 这与禅的思想是一致的 。 若按印度佛教的原义 , 今生永不得解脱 , 天堂才是出路 , 当然饮茶也无济于事 , 只有干坐着等死罢了 。 但是中国化的佛教 , 主张“顿悟” , 你把事情都看淡些就是“大彻大悟” 。 在茶中得以精神寄托 , 也是一种“悟” , 所以说饮茶可得道 , 茶中有道 , 佛与茶便连结起来 。 祥僧们在追求静悟方面执着很多 , 所以中国“茶道”二字首选由禅僧提出 。 这样 , 便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调度 。 有人认为宋以后《百丈清规》中有了佛教茶仪的具体仪式规定从此才有“茶道” , 其实 , 程式掩盖了精神 , 便不是“道”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