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工夫茶 一脉相承的事实茶道( 二 )


梳理中国工夫茶发展历史 , 按冲泡法划界 , 大体上可分为唐代的煎茶法 , 宋代的斗茶法 , 元以后的泡茶法三个主要阶段;按中心区划界 , 大体可分为唐代的长安工夫茶 , 宋代的河、洛工夫茶 , 明代的江、浙工夫茶 , 明末清初的闽、粤工夫茶 , 清中期以后的潮州工夫茶五个主要阶段 。 可以看出 , 中国政治中心的变化 , 牵动了经济中心的迁移 , 工夫茶文化也呈现“中心迁移”现象 , 显示出由北而南的运动轨迹 , 最后在潮州地区这个相对“隔绝”的有利生态环境中“定居” 。
由唐代的长安 , 一朝一朝 , 都城基本都是由北往南迁 。 自南宋建都临安 , 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全面实现 , 江浙地区经济繁荣发达 。 如茶叶一项 , 每年投放市场总值达100万贯 , 茶叶名种已逐渐取代了福建贡茶的地位 。 发展至明代 , 江浙地区终于成为文化力度最强、能对周围地区起文化辐射作用的特殊区域 , 也是中国工夫茶的中心区 。 用小壶也是这个时候开始的 , 因为知识分子、官僚、商人越来越讲究泡茶优雅 , 那就不如用小壶、小杯 , 随之产生了一整套怎么选茶、怎么煮水、怎么进水、怎么出汤、怎么来喝的程序 , 那就是现在潮州工夫茶的雏形 。 而江浙商人把茶具随身一带 , 跨过山去到闽北做生意 , 把工夫茶文化也慢慢传了过去 , 到了闽中 , 最后到了闽南 , 然后就传到粤北 , 到了广东跟福建交界的地方 , 再向南 , 就到了粤东的潮汕地区 。 越往后推 , 工夫茶区越见缩小 。
工夫茶迁移到潮州 , 反而在其发源地消失了 。 为什么呢?工夫茶需要工夫 , 一朝经济大潮涌动 , 人心浮动 , 人们就没有工夫去如此程序繁复、技艺细腻地烹饮了 。 特别是明清易代之时 , 身处其间的士子 , 因感受“亡国”的切肤之痛 , 遂认定明王朝的垮台 , 与理学的“性命之说、易入虚无”的空谈关系密切 。 清初思想家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陈确、唐甄、颜元等 , 本着“君子之为学 , 以明道也 , 以救世也”的精神 , 积极倡导“经世致用”并身体力行 , 让文化尽量贴近经济 , 号召士子踊跃从事“治生”经济活动 , 紧接着便出现了“货殖之事益急 , 商贾之事益重”的人文文化流向 。 在经济活跃的江浙一带 , 人们的注意力急剧转向 。 到了乾隆年间 , “重商”倾向可谓登峰造极 。 浙江吴兴人姚世锡的《前徽录》记载 , 当时的士子竟然“用晚生贴拜当商” , “而论者不以往拜为非” 。 因此 , 清代中叶以后 , 江浙便失去了工夫茶中心区的地位 , 而潮州地区在接受较长时期的辐射、整合之后 , 逐渐取而代之 。 潮州 , 过去被称作“国角” , 国家的角落 , 山岚瘴气 , 与外界交通不便 , 再往前走就是海了 , 海龙王不喜欢泡工夫茶 , 所以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
什么是茶道?说白了 , 泡好一杯茶就是茶道 。 千利休说得好:“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炭要放得利于烧水 , 茶要点得可口 , 这就是茶道的秘诀” 。 潮州工夫茶的烹法 , 其精神实质在于强调自然 。 只有顺应自然 , 才能得“和”之真谛 。 烹治 , 首先要有茶 , 泡茶须用水 , 煮水该用火 , 泡茶、煮水则离不开器具 。 凡此种种 , 说白了 , 实在是极平常、极自然的事 , 却无处不体现出“道”来 。 “道”就是一 , 但是最简单的东西就最复杂 。 一 , 代表宇宙 , 宇宙多复杂啊 , 地球、月球 , 各种星球 。 只是如《周易》中所说 , “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已 。 “知”了 , 便得“知”在节骨眼上:冲泡好工夫茶 , 首先必须具备无造作、顺自然之心态 。 那么所谓的“方法”不都成了清规戒律吗?不!“方法”绝不是清规戒律 , 那是求得色、香、味俱佳茶汤的最上乘方法 。 只有依靠这最上乘方法 , 才能让人饮得舒心 , 这也是人性的本能要求 , 最符合自然法则 。 我曾经总结了这一套冲泡工夫茶的程式 , 说白了 , 就是一句话为了把这杯茶汤泡得最好喝 , 除此之外 , 多少道程序都是浪费表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