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工夫茶 一脉相承的事实茶道

早在唐代形成的中国工夫茶 , 有“工夫茶”之名 , 却长期未能得到证明 , 竟然出现了1000多年“有实无名”的尴尬局面 , 甚至于被误认为“失传”!实质上 , “中国茶道”、“中国工夫茶”、“潮州工夫茶” , 是三位一体的 。 其价值取向 , 当于成型时就已潜存或实存于现实文化和生活方式中 , 只不过未经梳理和发挥成为系统而已 。 可以说 , 潮州工夫茶实质上已成了中国工夫茶的最古老型种遗存 , 正是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工夫茶经历了千余年不断积累、不断扬弃、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获得幸存的珍稀茶事物化成果 , 称之为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也无不可 。
什么叫工夫?一般有四解:工程和劳力 , 素养 , 造诣 , 空闲时间 。 不得不提的是“工夫”和“功夫”之别 。 在潮州话中发音都不同 , 一个念“工(gang)夫” , 一个是“功(gong)夫” , 完全不一样 。 而宋明理学家将“工夫”作为哲学范畴来使用 。 朱熹尚有“穷理工夫”、“涵养工夫”说 。 王阳明《答友人问》云:“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 这一个工夫 , 须着此两个字 , 方说得完全无弊病 。 ”黄绾《明道篇·卷一》云:“以致知示工夫 , 以格物示功效 。 ”“工”、“功”联用差别显著 。 可见“工夫”范畴是对主体整个现实活动的哲学概括 , 显示理学家积功累行 , 涵蓄存养心性之修养工夫 。 此类工夫 , 绝不能代之以“功夫” 。
专指品饮的“工夫茶”的最早文字记载 , 见于清代俞蛟《梦厂杂著·潮嘉风月》:“工夫茶 , 烹治之法 , 本诸陆羽《茶经》 , 而器具更为精致 。 炉形如截简 , 高约一尺二三寸 , 以细白泥为之 。 壶出宜兴窑者最佳 , 圆体扁腹 , 努嘴曲柄 , 大者可受半升许 。 杯盘则花瓷居多 , 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 , 类非近代物 , 然无款志 , 制自何年 , 不能考也 。 炉及壶、盘如满月 。 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 , 制皆朴雅 。 壶、盘与林 , 旧而佳者 , 贵如拱壁 , 寻常舟中不易得也 。 先将泉水贮铛 , 用细炭煎至初沸 , 投阅茶于壶内冲之 , 盖定 , 复遍浇其上 , 然后斟而细呷之 。 气味芳烈 , 较嚼梅花更为清绝 , 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俞蛟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曾任兴宁县典史 , 因此对粤东潮嘉一带的民情风俗颇多了解 , 《潮嘉风月》便是其身临其境之作 。 他对潮州工夫茶的记述 , 与现在的流行程式几近一致 。 他还解释了工夫茶的主要内涵 , 那就是茶人的素养、茶艺的造诣以及冲泡的空闲 。 可见至迟在乾隆年间 , 潮州地区的工夫茶冲泡方法业已形成规范 。 俞蛟出生于原属工夫茶中心区的江浙 , 到了潮州亲见工夫茶的冲泡 , 竟然大感新奇 , 也说明这时候他老家的工夫茶早已绝迹了 , 工夫茶的中心区已经转移至潮州 。
至光绪年间翁辉东著《潮州茶经》 , 对工夫茶更是记述细致 , 眉目清晰:茶之本质 , 取水 , 活火 , 茶具(依次详说茶壶、盖瓯、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水钵、龙缸、红泥火炉、砂铫、羽扇、铜箸、锡罐、茶巾、竹箸、茶桌、茶担) , 烹法(依次论述治器、纳茶、候汤、冲点、刮沫、淋罐、烫杯、洒茶、品茶)等 。 《潮州茶经》突出了潮州工夫茶以“品”为主的井然有序的饮茶方式 , 是潮州工夫茶茶艺成熟、完善的标志 。
为什么说潮州工夫茶是与陆羽《茶经》一脉相承的中国事实茶道遗存?中国茶道形成于盛唐 , 《茶经》总其大成 , 其最大特点就是把中国的茶道用泡茶过程作为一个载体体现出来了 。 当然陆羽有局限 , 在《茶经》里没有一个“道” , 倒是他的老朋友释皎然明确提出了“茶道” 。 陆羽只是说 , 要想体现茶道就得有一个载体 , 那他就把这个载体详细地叙述出来 , 包括选茶、炙茶、碾末、取火、选水、煮茶、酌茶、传饮八个主要程序 。 我专门列表比较过潮州工夫茶艺与《茶经》茶艺的源流关系 , 当然潮州工夫茶法改饼茶为叶茶、改煎煮为冲泡 , 由此产生的程式和茶具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 但就其总体逻辑程序而言 , 两者却有着本质上的类同 , 传承关系非常明显 。 因为泡茶的总体架构没变 , 首先选茶 , 然后取火、选茶具 , 然后冲泡 , 最后大家来品饮 , 都是这五个步骤 。 再具体看 , 比如选水 , 唐朝的时候 , 第一选山泉水 , 第二江心水 , 第三井水 , 一直到现在还是这个标准 。 因此 , 完全证实了俞蛟“工夫茶 , 烹治之法 , 本诸陆羽《茶经》 , 而器具更为精致”的说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