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之中庸,和谐

中国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 , 其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 。 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灯孤寂 , 要在明心见性;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 , 避世超尘;儒家以茶励志 , 沟通人际关系 , 积极入世 。 无论意境和价值取向不都是很不相同吗?虽然它们见有区别 , 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 , 和谐、平静 。
【茶道之中庸,和谐】在社会生活中 , 中国人主张有秩序 , 相携相依 , 多些友谊与理解 。 在与自然的关系中 , 主张天人合一 , 五行协调 , 向大自然索取 , 但不能无休无尽 , 破坏平衡 。 水火本来是对立的 , 但在一定条件下却可相容相济 。 儒家把这种思想引入中国茶道 , 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 , 创造和谐气氛 , 增进彼此的友情 。 饮茶可以更多的审已、自省 , 清清醒醒地看自己 , 也清清醒醒地看别人 。 各自内省的结果 , 是加强理解 , 过年过节 , 各单位举行“茶话会” , 表示团结;有客来敬上一杯香茶 , 表示友好与尊重 。 常见酗酒斗欧的 , 却不见茶人喝茶打架 , 那怕品饮终日也不会抡起茶杯翻脸 。 这种和谐、友谊精神来源于茶道中的中庸思想 。
在中国茶文化中 , 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 。 中国历史上 , 无论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 , 都讲究“精华均分” 。 从自然观念讲 , 饮茶环境要协和自然 , 程式、技巧等茶艺手段既要与自然环境协调 , 也要与人事、茶人个性相符 。 青灯古刹中 , 体会茶的苦寂;琴台书房里体会茶的雅韵;花间月下宜用点花茶之法;民间俗饮要有欢乐与亲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