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中国传统茶道已经敲响了警钟在北京老舍茶馆举行的"2005年金秋茶话会"上 , 海外华人王志远教授应邀作了 《关于现代茶业发展思路的探讨》 之发言 。 闻之 , 读之 , 不能不教人顿觉胸臆为之一畅 , 视野为之一阔 , 乃至振聋发聩矣 。 这是因为 , 他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学术探讨之发言 , 而是在学术探讨的同时 , 一面则又发表了某些学术批评意见 。 依我看来 , 此种非同寻常的学术批评意见 , 不啻是给当今我国茶坛 , 尤其是给我国传统茶道敲响了一次警钟!他是这样论述的:近年来 , 我们发现许多"茶道"已流于形式 , 甚至成为阻碍茶(产)业发展的因素 。 ……十年前 , 我回国建议发展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冰茶系列产品 , 却遭到"冷饮不合中国国情"的指责 。 现在冰茶已日益成为占有百亿市场额的主流饮料 。 "茶道"原教旨派差一点扼杀了一个如此庞大的茶产业!-平心而论 , 既然茶道自称为"道" , 就必须了解茶道的真谛 。 "道"本源于 《易经》 学说 。 "易"者 , 变也!茶道也必须随时代变化 , 适应消费者的工作生活而变化 , 引导茶产业的改变和进步 。 ……现代的"茶文化"和"茶道",也必须随时代而变化 。 茶道中的陈腐之道 , 不要成为现代茶产业的绊脚石 。 当今世界茶叶消费呈多样化 , 除继承各民族的传统饮茶方式外 , "吃茶" , 充分利用现代"茶渣"中的营养保健物质 , 是必然的趋势 。 而茶叶的超微细化 , 可以迅速在冰水中分散成易为人体吸收的透明"茶汤"的"纳米茶" , 可能是继红碎茶和茶袋的发明(之后)的又一改革;不要热水冲泡 , 不要有机溶液剂提取 , 真正"原汁","原叶""原色"的"茶尽其用",必将推动新的一轮茶业革命 。 -茶界论茶 , 无不夸江浙茶叶形色之美 , 无不赞闽南茶之香高味浓 。 我作为生化和药理学的御青茗茶学者 , 却不敢苟同 。 江浙茶叶氨基酸含量丰富 , 自然滋味好 , 但毕竟不是茶叶的健康要素 。 强抗氧化剂茶多酚含量多寡 , 才是决定预防肿瘤和心血管病的主要指标 。 而世界茶叶的原产地云贵高原的茶多酚含量 , 几乎高出江浙茶叶的一倍 。 ……(贵州)凤冈县的土壤硒含量高出龙井茶(0.082ppm)20多倍!资料显示 , 印度和斯里兰卡红茶的硒含量分别为0.046和0.098ppm,远低于我国西部富硒地带的茶叶 。 云贵茶叶大都是宜绿、宜红、宜乌龙的大叶种 , 或许我们仍要仗仰祖宗的庇荫 , 在发明茶叶的原产地祖国的西部 , 创造中国特色的"硒红""硒绿"和"硒乌龙"等名牌 , 与印度和斯里兰卡"斗茶" , 一较高低 。 茶叶中兴 , 就此一战!-我们的祖先 , 发明了茶叶 , 又为我们开拓了丝绸-茶叶之路 。 作为后辈 , 却担当"中国茶园规模世界第一 , 产量第二 , 出口量第三 , 创汇第四"的可悲角色 , 何以面对列祖列宗!我们不能沉醉于对 《茶经》 的考证与注释 , 或不计其数"名茶"的"评审" , "茶艺"的欣赏;更不能以"卫道士"和"原教旨派"自居 , 动辄对新理论 , 新概念 , 新工艺和新产品 , 冠以"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指责 。 兹录毛泽东老师的名言以互勉:"俱往矣 ,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上述这番学术批评意见 , 确乎是够尖锐、够严峻的 。 不过最其严峻的尚还不是批评意见本身 , 而是国际茶叶市场竞争所面临的严峻局势 , 复兴华茶所面临的严峻而紧迫的历史使特别是那种令人痛心疾首而无以告慰列祖列宗的"可悲角色" , 迄今仍落在我辈茶人的头上而未能抛却 , 对此 , 咱们是否亦皆意识到了呢?我不知道其他茶人对于王志远老师的这番学术批评作何感想 , 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 , 则仅仅用"颇受启发"之类字眼却是远远不足以表达的 。 尤其当读到他劝诚人们不可在茶道生活中一味"沉醉"的那番话 , 即不可沉醉于"对 《茶经》 的考证与注释" , 不可沉醉于"不计其数"名茶"的"评审"" , 不可沉醉于""茶艺"的欣赏" , 当然更不可以沉醉于那些"茶道的陈腐之道" , 还有那些"不是茶道之"道""之中;特别是当读到所谓"传统的茶道不要成为现代茶产业的绊脚石"时 , 则我耳畔犹如闻得一声棒喝-应当说 , 这可是一种有情的棒喝啊!-从而不由引起自己的太多感喟 , 太多反思 , 并且在感喟与反思之余 , 则更禁不住从沏茶叶的最佳水温是内心深处发出一番自我拷问 。 ……这番自我拷问的焦点就在于:传统茶道文化的包袱在我辈身上 , 是不是背得太过沉重了呢?返顾这些年来 , 我所读的东西 , 所写的东西 , 却大抵都没有越出传统茶道文化的藩篱 。 就是说 , 读来读去 , 写来写去 , 无非大抵都是些老旧的理念 , 老旧的调子 。 至于我国传统的茶道文化 , 当今在世界上还有几许声望?我国传统茶叶产业在当今世界上则又居于何等地位呢?对此 , 我则只有一点模糊的印象 , 朦朦胧胧 , 若明若暗;直到近日读了王志远老师的发言 , 我这才了然:中国茶业在当今世界市场上 , 已然"无足轻重" , 而且"严峻的事实是 , 世界已经把中国茶叶的辉煌遗忘"!然而这却又能归咎于谁呢?总不能归咎于世界茶坛和世界茶叶市场罢 。 由斯我则又不能不作出这样的追问:未来世界茶坛的主流文化究在哪边?谁都知道 , 中国本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 , 世界茶道文化的发祥地 , 其茶道文化的滥觞与发展的历史 , 确乎源远流长也 。 然而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拥有的某种传统优势 , 却并非就是永恒的东西 。 十年河东 , 十年河西嘛 , 天下万事万物无不都始终处在不断地运动与变化之中 , 沧桑复沧桑也 , 世界茶道文化的发展自然亦不例外 。 虽说
推荐阅读
- 茶道的发展、传播与佛教
- 茶道与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观
- 茶道与茶禅一味的佛家茶理
- 为什么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 中国茶道的诞生及唐代的煎茶道
- 品饮艺术的划时代变化:泡茶道的兴起
- 有茶真好,爱她,就会加倍爱你
- 神舟五号发射时间 中国神舟五号发射时间
- 如何认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 中国垃圾分类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