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英三国茶道分述( 二 )


六之饮:茶的饮法 -------所以仅有〞饮〞聊具参考价值 。
七之事:茶的历史
八之出:茶的产地
九之略:茶的概略
十之图:茶的挂图
以下仅就『茶经』之内容作一简要的探讨──
1.从前的固型茶, 成以后是又乾又硬, 要煮用时必须先用以火烤 。
2.烤时持茶近火, 经常里外翻转;如是以火烤而乾之茶, 则烤至火气透为止;如是以日光乾燥之茶, 则烤至柔软舒展为止 。
3.烤过后, 又须加以研碎;其粉末如米粉者方为上等, 如细角者为下等 。
4.煮茶时之炭、薪规格:
A.木炭为佳─如桑、槐、桐、枥之类 。
B.坚薪次之─膏多之木或无用废材不用 。
a.膏多之木:如柏、桂、桧 。
b.无用废材:指朽腐之木 。
5.煮茶之水, 用山水者上等, 用江水者中等, 井水者下等, 总之须用活水 。
6.煮水标准:
A.第一沸:水沸之程度, 如鱼目而微有声;使水合乎茶之量, 以盐调味 。
B.第二沸:容器之边缘, 泉涌如连珠, 水泡上升;酌水一瓢, 以竹筷于水之中心回旋搅和, 量粉末, 投至水之中心 。
C.第三沸:如腾波鼓浪, 煮至翻滚;取所酌之水止之, 以育茶之华, 并将火移开 。
D.过此以后则不可饮用 。
7.饮茶之法, 趁〞热〞为之, 边煮边饮 。
以上为陆羽所力倡的『茶道』, 也是唐朝时集大成的饮茶方法, 成为我国茶道最原始、最具体的指导原则, 然而到宋朝时便革去一大部份 。
(二)宋时的讲究
宋朝饮茶的习惯, 基本上固然依循唐时的准则, 却从高雅的享受中去谋求发扬光大, 尤其士大夫阶级争相讲究茶品、水质、火候、茶具、煮法、饮用之效果 。 此时『饮茶』习惯已成附庸风雅之士聚集的原动力, 藉茶吟咏, 各机其妙, 甚至评茶论器, 名目、花样百出, 蔚成风气, 因此『斗茶』也成为我国比赛茶之始 。
『斗茶』交战时, 以三件事来分优劣:一为茶、二为水、三为茶具, 彼此夸耀其优点(品种、采摘、制作、来源、水质、成份、质料、特色), 优则称胜 。
(三)明时的改革
可是唐、宋这套饮茶的准则, 到了明时, 固型茶惨遭潮流淘汰, 改为以散型茶为主, 煮茶也改为泡茶, 至于过程方面就更见紧缩, 只注重茶品、水质、茶具, 其余则不在讲究之列;尤其对水质讲究到极致, 除了使用泉水、江水、井水外, 还风行雪水、雨水, 甚至于露水、竹沥水 。
民间所盛行之〞功夫茶〞, 也是在改良泡散型茶后的产物, 且不再以大壶冲泡, 而崇尚小壶泡法(重品茗、忌牛饮);对茶器、茶具之讲究, 要求陶、瓷、紫砂土质良好、制作精巧、造型高雅, 因此在官方及民间的推波助澜下, 成就了傲视国际的『陶、瓷艺术文化』, 其中以〞景德镇〞的瓷器与〞宜兴〞的紫砂茶具享誉中外, 间接地提升尔后「饮茶文化」走向精致化与生活化 。
(一)茶道之源流
中国茶叶最早传入日本, 约在汉代就开始了 。 唐代, 日本僧人来华, 高僧最澄禅师和空海禅师到中国天台山国清寺流学, 回国时带回茶籽栽种于日本滋贺县 。 宋代, 日本荣西禅师两度留学中国, 又带回茶籽, 栽种于日本佐贺县 。 (荣西禅师着有<吃茶养生记>一书, 是日本第一部茶书) 。
而根据日本历史中记载:「天平元年(公元729年), 圣武天皇在宫中, 召集僧侣讲谈般若经后, 有行茶礼仪 。 」又说:「平安时代桓武天皇时, 传教大师返国, 带回茶种, 种于比睿山附近地方, 是为日本种茶之始 。 」虽然历史悠久, 却完全变质, 与我国古时茶道旨趣大不相同, 日本敢据以夸张『国粹』, 傲视西方, 理由就在早已彻头彻尾改变, 的确成了『日本茶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