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茯茶的真身|泾阳茯茶的全面解析( 二 )


从泾阳茯茶往南看 , 往上游看 , 压砖之前 , 其原料统一称为黑毛茶 。 黑毛茶也有粗细级别之分 , 粗的粗枝大叶 , 细的如天尖贡尖 。 历史上粗的称“甘引” , 细的称“陕引” 。 甘引 , 就是甘肃官方定制的意思 , 主要供应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 陕引就是陕西官方定制的意思 , 主要供应西安太原绥远察哈尔等地 , 两者级别不同供应的渠道不同消费群体不尽相同 。 有人说内地人之前不喝茯茶 , 这个概念可能有所偏差 。 在泾阳个别茯茶老字号当中 , 也能发现制作陕引茯茶的器具 。 历史上黑毛茶的前身是绿茶 , 经过蒸压、渥堆和长时间发酵 , 色泽变得油黑或褐黑 。 黑毛茶的制作工艺 , 更多记载于湖北的地方文献中 , 这条也被陈宗懋先生主编的《中国茶经》收录 。 所以历史上说的湖茶 , 其实指湖南湖北两地的黑毛茶 , 并不单指湖南安化的黑毛茶 。 另外 , 基本所有的绿茶都可以制作黑毛茶 , 现在泾阳茯茶使用的原料 , 就包括两湖、四川、贵州、云南、福建等地 。 随着茯茶发花工艺的成熟 , 制作茯茶的黑毛茶原料还扩充到了绿茶、红茶、白茶、普洱等 , 可以说如今无茶不想发花 。 所以要说茶类大融合 , 兼容并蓄 , 还真泾阳茯茶莫属!
2.其次 , 泾阳茯茶串联了很多产茶区
从泾阳茯茶往南看 , 泾阳茯茶在陕西的前一个中转站是陕西汉中 。 唐朝时 , 随着文成公主进藏 , 回纥人开始以马换茶 , 茶叶就多取自陕南 。 到了宋朝 , 朝廷需要的战马太多 , 又因为全球气温下降的原因茶区南移 , 陕南茶不够用 , 开始大量引进蜀茶 。 到了明朝 , 不光蜀茶 , 两湖的茶也中转汉中运到泾阳集散 。 洪武年间 , 汉中就设有加工毛茶的基地 , 专门加工官方统购的毛茶 , 这也算陕西最早的官营茶厂 。 汤显祖《茶马》诗中说 , “秦晋有茶贾 , 楚蜀多茶旗 。 ”说明至少在明朝万历年以前 , 黑毛茶原料还主要取自于四川和湖北 。 在明朝《食货志》一书有记载 , 茶马贸易中 , 川茶和陕茶产量少价格贵 , 湖茶产量多而价格便宜 , 所以商人多有走私湖茶入川陕 。 明朝政府看到这种情况 , 认为湖茶虽苦 , 但搭配酥酪饮用还是比较合适的 , 准许纳入正常生产 。 但是规定优先供应汉茶川茶的黑毛茶 , 前者不够了再供应湖茶的黑毛茶 。 网上有一些茶友认为安化黑茶是泾阳茯茶的源头 , 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 泾阳是“茯茶之源” , 这四字并为湖南农业科技大学施兆鹏老先生题写 。 安化黑茶只是泾阳茯茶n多原料来源产区之一 , 不是唯一 , 而且也并非最优 。 “汉茶味甘而薄 , 湖茶味苦” , 这句话会不会对现代茶企也有所启示呢?毕竟世易时移 , 人们的饮茶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 , 茶以苦为美还能延续多久?历史上湖南茶的兴旺和左宗棠有莫大关系 。 因为湖茶“多而值下” , 色重便宜耐泡 , 于是成了泾阳茶叶转运的主力 。 在左宗棠的运作下 , 泾阳茯茶在“东柜”、“西柜”的基础上加了“南柜” , 约六成的茶叶为湖南商人所把持 。 这就是有些人只见“湖茶”不见其他茶的成因 。 由此可见 , 历史上泾阳一个出口 , 便扯进了陕西、四川、湖南、湖北四个茶叶产区 , 这就是泾阳茯茶的厉害!如今所涉及的产区还要更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