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产地、加工工艺、品质特点及历史 六堡茶怎么样?

广西黑茶美名度最高的是梧州六堡茶, 因产于梧州苍梧六堡而得名 。 除苍梧县外, 今贺州、横县、岑溪、玉林、昭平、临桂、兴安等县也产一定数量的六堡茶 。 制作六堡茶应选用苍梧县群体种, 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的品种, 品系茶树的鲜叶为原料, 按特定的工艺进行加工 。 六堡茶已有上千年的生产历史 。
加工工艺:六堡茶的加工分为黑毛茶和六堡茶成品茶加工两部分, 也就是初加工和精加工两部分 。
1.黑毛茶加工工艺为:鲜叶—杀青—揉捻—沤堆—复揉—干燥 。
2.成品茶加工工艺为:毛茶—筛选—拼配—渥堆—汽蒸—压制成型—陈化—成品 。
品质特征:广西六堡茶条索长整紧结、色泽黑褐光润, 汤色红浓明亮, 滋味醇和爽口、略感甜滑, 香气醇陈、有槟榔香味, 叶底红褐 。 耐久藏, 越陈越好 。
特殊标识“中国红”:著名文化学者肖健为六堡茶作文化定位时指出, 梧州六堡茶作为千年中国名茶, 六堡茶的文化寓意关键在于“中国红”的特色!中国红, 既是中华民族的主题色彩, 更是中国人的图腾崇拜、文化崇拜和精神皈依 。 中国红, 寄寓着平安喜庆、和谐团圆、兴旺发达!中国红, 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传承, 可谓是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繁荣兴旺历史的高度概括, 既是民族的主题色彩, 更是民族的哲学观 。 六堡茶演绎“中国红”, 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悠久性, 以及折中、自然、和谐之美!文化定位使得六堡茶获得了海内外文化界、茶叶界和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社会影响力大大增强 。
历史沿革:清朝初期, 在广州、潮州一带, 六堡茶逐渐兴起 。 从康熙年间开始, 两广涌现了一批六堡茶老字号 。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清廷封闭了福建、浙江、江苏三处海关, 只留广州一个口岸通商, 于是“十三行”(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 。 )便独占中国对外贸易 。 得益于当时兴旺的水路运输, 大量的茶叶通过“十三行”加工、包装, 运输 。 每一个产茶季节, 六堡产出大量优质茶叶, 从六堡的合口街码头装上船, 运送到广州, 再转口南洋和世界各地 。 六堡茶也随之名声大噪 。
【六堡茶产地、加工工艺、品质特点及历史 六堡茶怎么样?】至清代嘉庆年间六堡茶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 享誉海内外 。
六堡茶的发展历经了“平三藩”“十三行大火灾”“太平天国”“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诸多历史风云, 几经磨难, 大小茶号遍布粤桂、港澳、南洋 。
广西六堡茶在历史上的年产量和销售量曾一度达到1500吨左右, 抗日时期大幅度下降, 仅为197.5吨, 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所恢复, 1953年产六堡茶450吨, 比抗日时期增加1.28倍 。
2009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批准发布公告《DB45/T581-2009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获得批准, 进一步规范、统一六堡茶在生产、加工、检验、贸易等环节的监管, 确保六堡茶质量的稳定 。
从2010、2011、2012年, 三年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数据看, 六堡茶的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分别是:6.73亿元、8.30亿元、8.79亿元, 在黑茶类的排名分别是:第三、第二、第二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