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重二厘、三厘矣 。 至惠山、虎跑,则各重玉泉四厘;平山重六厘;清凉山、白沙、虎丘及西山碧云寺,各重玉泉一分:然则更无轻于玉泉者乎?曰有,乃雪水出 。 尝收集素而烹之,较玉泉斗轻三厘 。 雪水不可恒得,则凡出于山下而有冽者,诚无过京师之玉泉,故定为“天下第一泉” 。 (见清·梁章矩《归田琐记》)乾隆皇帝聪明智商高,用“比重法”定高下,妙!这也有一定科学道理,比重轻的一般是宜茶的软水 。 茶中有道 。 这反映了中国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官大表准”!--这个故事讲的是几个人对时间,在弄不清时间标准的情况下,人们的习惯心理是谁的官阶高,谁的手表便走时准确,便以此为准校正手表走时 。 皇帝是天子,举足为法,吐词为经,乾隆说玉泉是“天下第一泉”,谁还有胆量再说三道四!不服?忍着 。 自此不再为水的等次费唇舌了 。 究竟什么水宜茶呢?一般人赞同陆羽的观点:“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 ”这是以水源分类,还要加上天上落下的雨水、雪水,还有今之自来水,蒸馏水 。 何种为佳?得具体分析 。 由于工业污染,“扬子江心水”大概无资格充当“水状元”了 。 古人对烹茶用水并不教条,仍相信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就地取材 。 事实上天下人不可共饮一泉,何况茶人更重的是品茗之趣 。 由此而生发的“品水文学”旨在写茶趣,写情怀 。 咏泉水的,如: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 --唐·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泻从千仞石,寄逐九江船 。 迢递康王谷,尘埃陆羽仙 。 何当结茅屋,长在水帘前 。 【茶艺四要素之二——水,柠檬水的功效】 --北宋·王禹称《谷帘泉》飞泉天上来,一落散不收 。 披岩日璀璨,喷壑风飚飀采薪〓绝品,诧茗浇穷愁 。 敬谢古陆子,何来复来游 。 (注:〓,音cuàn) --南宋·朱熹《康王谷水帘》其它如“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 。 ”(唐·皎然《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银瓶贮泉水一掬,松雨声来乳花熟 。 ”(唐·崔钰《美人尝茶行》)“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 。 ”(宋·戴昺《赏茶》)等 。 咏江河水的,如:江湖便是老生涯,佳处何妨且泊家 。 自汲淞江桥下水,垂虹亭上试新茶 。 --宋·杨万里《舟泊吴江》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蒸来始觉珍 。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 --宋·余靖《和伯恭自造新茶》桃花未尽开菜花,夹岸黄金照落霞 。 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 。 --清·叶世倬《春日兴安舟中杂咏》这三首诗第一首歌咏吴淞江,此水源于太湖,至上海与黄浦江会合,由吴淞口入海 。 陆羽择水排名录上位列十五 。 第二首咏渭水,未入排名录 。 渭水系黄河支流,流经黄土地带,一般人认为水浊不宜泡茶,但明人许次忬认为“浊者,土色也 。 澄之既净,香味自发 。 ”并说“饮而甘之,尤宜煮茶,不下惠泉 。 ”看来他说的很有道理,诗人余靖用渭水烹蜀茶,觉其味“珍” 。 第三首咏汉江水,即陆羽排名录上的“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排名十三 。 舟行江中,汲水烹茶,自然别有情趣 。 所烹紫阳茶系唐代贡茶,明清及民国时代畅销大西北,并经“丝茶之路”远销中东、北非 。 咏井水的,如:我有龙团古苍璧,九龙泉深一百尺 。 凭君汲井试烹之,不是人间香味色 。 --宋·欧阳修《送龙井与许道人》咏井水的佳句还有“碾为玉色尘,远汲芦底井 。 ”(宋·梅尧臣《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莆中苦茶出土产,乡味自汲井水煎 。 ”(元·洪希文《煮土茶歌》)“下山汲井得甘冷 。 ”(宋·杨万里《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等 。 井水是浅层地下水,易污,易腐 。 宋人唐庚《斗茶记》云:“茶不问团夸,要之贵新;水不江井,要之贵活 。 ”如何活?陆羽的经验是“井水,取汲多者”,“汲多则水活” 。 雪水、雨水,古人誉为“天泉”,宜于煮茶 。 分析表明,雨水雪水是软水,硬度一般在0.1毫克当量/升左右,含盐量不超过50毫克/升,较纯洁 。 咏雪水佳句有“融雪煎香茗”(唐·白居易《晚起》)“细写茶经煮香雪”(宋·辛弃疾六么词令)“试将梁苑雪,煎动建溪春”(宋·李虚已《建茶呈学士》)“夜扫寒英煮绿尘”(元·谢宗可《雪煎茶》)等 。 茶人如此重视水质,“真水”又不是随处可汲,于是一门特殊服务行业--运水业应运而生 。 此业始于明代,明人李日华书有“运泉约”,说明双方买卖宜茶泉水的交易情况,并以此为凭 。 这是专为饮茶者服务的行业 。 这一古老行业在大陆今不复存,但在台湾至今还有操此业者,多是茶艺馆购买,5加仑一桶的泉水时价50-70元(台币) 。 运泉人一要会找泉,二要会品水 。 他们的经验是远离人烟、水温冬暖夏凉、甘而不寒的泉水最佳,用这样的泉水烹茶,茶味发挥好,茶水口感好,不咬舌(涩感) 。 同一口泉,秋季最佳 。 而且据说全年以端午节11时45分到12时15分取的“午时水”最佳,可经年不坏,卖价亦高平时一倍 。 这一说法不大可信,或许为了渲染行业神秘色彩并哄抬水价故如此说 。 与之相类似的说法是端午节“百草皆可入药” 。 这不科学,但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 其中有“道” 。 买水烹茶于茶道是大煞风景的,因为择水亦是茶趣之一端 。 买水实出无可奈何 。 茶人亲自汲泉煎茶,是心灵的享受,颇有诗情画意 。 如诗人陆游居蜀效蜀人煎茶,并写下《夜汲井水煮茶》,原诗是:病起罢观书,袖手清夜永 。 四邻悄无语,灯火正凄冷 。 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 。 锵然辘轳声,百尺鸣古井 。 肺骨漂寒清,毛骨亦苏省 。 归来月满廊,惜踏疏梅影 。 诗人病卧床榻,以书为友 。 大概病稍有转机,下床走走,此刻已夜深人静,寂寞、凄冷,如何打发这漫长的夜晚?于是诗人效蜀人亲自茶叶的种类汲水煎茶 。 锵然之声在深深的古井里迥响,水甘冽,沁人心脾,周身毛孔为之通达,病似乎又减了几分 。 归来时心情更为舒畅,月满长廊,疏疏的梅影印在地上,如诗如画,真不忍践踏这如画的梅影 。 这首诗写诗人在汲水煎茗时心灵的感受 。 苏东坡也写有《汲江水煎茶》,一个汲的井水,一个汲的江水,水不同,茶趣却异曲同工 。 诗云: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 枯肠未易茶三碗,卧听山城长短更 。 这首诗写出了从汲水到饮茶的全过程,是一人表演的茶道,相当于“独脚戏” 。 对于烹茶苏东坡比陆游更内行,南宋的胡仔在《曹溪渔隐丛话》中评论道:“此诗奇甚!茶非活水,则不能发其鲜馥,东坡深知此理矣!”下钓之处水不湍急,亦非深潭,水质鲜活且较洁净 。 “活水还须活火烹”,仅此一句,足以说明苏子是茶道高手 。 “大瓢贮月”、“小杓分江”,汲水之乐溢于言表 。 后四句写煎写饮,写形写声,无不中规中矩 。 总之,在茶艺中“水”与“茶”是最重要的两件事,是材料也是技巧,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
推荐阅读
- 安徽祁门功夫红茶茶艺表演,茶多酚的功效与作用
- 茶艺节目的内蕴美,金莲花
- 湖南红茶的茶艺,雪茶
- 茶艺的快乐,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 茶的神奇功效,中国茶艺
- 现代饮茶方法和功夫茶艺,陈皮是什么
- 一件优秀作品必备的四要素
- 诸法茶艺,经期能喝铁观音吗
- 中国茶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中韩茶文化交流大会而作,牛蒡的作用
- 民间茶艺,功夫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