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大熊猫”——金花茶


植物界“大熊猫”——金花茶

文章插图

如果有一天某物种被称为某领域的大熊猫, 那么别高兴的太早 。 因为这个美誉更多时候是意味着该物种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 如水中大熊猫“中华白鳍豚”, 植物界大熊猫“金花茶” 。 下面一起来了解下金花茶的资料 。

植物界“大熊猫”——金花茶金花茶, (学名:Camellia nitidissima Chi的物种)属于山茶科、山茶属, 与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为孪生姐妹, 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 由中国植物学家左景烈, 于1933年7月29日在广西防城县大菜乡阿池隘第一次发现, 1948年被我国植物学家戚经文正式命名为“Camellia nitidissima C.W.Chi” 。 国外称之为神奇的东方魔茶, 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
金花茶的花金黄色, 耀眼夺目, 仿佛涂着一层蜡, 晶莹而油润, 似有半透明之感 。 金花茶单生于叶腋, 花开时, 有杯状的、壶状的或碗状的, 娇艳多姿, 秀丽雅致 。 有着“茶族皇后”的美誉 。
形态特征
金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 灌木 。 高2~3米, 嫩枝无毛 。 叶革质, 长圆形或披针形, 或倒披针形, 长11~16厘米, 宽2.5~4.5厘米 。 先端尾状渐尖, 基部楔形, 上面深绿色, 发亮, 无毛, 下面浅绿色, 无毛, 有黑腺点, 中脉及侧脉7对, 在上面陷下, 在下面突起, 边缘有细锯齿, 齿刻相隔1~2毫米, 叶柄长7~11毫米, 无毛 。
花黄色, 腋生, 单独, 花柄长7~10毫米;苞片5片, 散生, 阔卵形, 长2~3毫米, 宽3~5毫米, 宿存;萼片5片, 卵圆形至圆形, 长4~8毫米, 宽7~8毫米, 基部略连生, 先端圆, 背面略有微毛;花瓣8~12片, 近圆形, 长1.5~3厘米, 宽1.2~2厘米, 基部略相连生, 边缘有睫毛;雄蕊排成4轮, 外轮与花瓣略相连生, 花丝近离生或稍连合, 无毛, 长1.2厘米;子房无毛, 3~4室, 花柱3~4条, 无毛, 长1.8厘米 。
蒴果扁三角球形, 长3.5厘米, 宽4.5厘米, 3爿裂开, 果爿厚4~7毫米, 中轴3~4角形, 先端3~4裂;果柄长1厘米, 有宿存苞片及萼片;种子6~8粒, 长约2厘米 。 花期11~12月 。
生长习性及分布
金花茶喜温暖湿润气候, 喜欢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苗期喜荫蔽, 进入花期后, 颇喜透射阳光 。 对土壤要求不严, 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均可生长 。 耐瘠薄, 也喜肥 。 耐涝力强 。
金花茶是一种古老的植物, 极为罕见, 分布极其狭窄, 全世界90{bf}的野生金花茶仅分布于中国广西防城港市十万大山的兰山支脉一带, 生长于海拔700米以下, 以海拔200~500米之间的范围较常见, 垂直分布的下限为海拔20米左右 。 如金花茶在防城县大王江附近的滨海丘陵台地仍有分布 。 垂直分布的上限可达海拔890米, 如宁明县那陶大山仍可见到个别小瓣金花茶, 数量极少, 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植物 。

金花茶的主要价值科研价值
金花茶具有特殊的色泽遗传基因DNA, 其繁衍很难被复制 。 采用高新技术解决快速繁殖金花茶多种优良种苗成活基因, 攻克其成活甚低的疑难问题;突破金花茶生长慢产量低的关键技术, 大幅度提高规模化种植金花茶的产量;精深开发金花茶新一代世界一流的医药保健产品, 造福人类的健康, 都极具重要的科研价值 。
药用价值
据国内多所权威机构联合检验表明:金花茶属无毒级、含有400多种营养物质、无毒副作用 。 富含茶多糖、茶多酚、总皂甙、总黄酮、茶色素、咖啡因、蛋白质、维生素B1、B2、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脂肪酸、B-胡萝卜素等多种天然营养成份;金花茶含有茶氨酸、苏氨酸等几十种氨基酸, 以及富含有多种对人体具有重要保健作用的天然有机锗(Ge)、硒(Se)、钼(Mo)、锌(Zn)、钒(V)等微量元素, 和钾(K)、钙(Ca)、镁(Mg)等宏量元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