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的历史

景德镇瓷用料有一个突变的过程 。 唐五代时, 瓷胎由单一的瓷石构成, 宋末元初起, 创造了瓷石掺合高岭土的二元配方, 有些原料中高岭土达20% 。 二元配方使瓷胎中三氧化二铝(AL2O3)的含量得以进步, 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瓷胎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形, 保证了大件器物的制造, 同时进步了烧制温度, 使瓷化水平增加 。 在此根底上, 景德镇烧出了体型宏大的青花器, 有直径近60厘米的大盘和高达70厘米的大瓶 。

元青花的历史

文章插图
 
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开展需求, 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 景德镇窑胜利的烧制出青花瓷器 。 青花瓷的普遍呈现和趋于成熟, 产销兴隆, 元人蒋祁著《陶计略》(记元代景德镇瓷业状况的独一书籍)中记叙:“窑火既歇, 商争取售, 而上者择焉, 谓之捡窑 。 买卖之际, 牙侩主之……, 运器入河, 肩夫执券, 次第件具, 以凭商筹, 谓之非子 。 ”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 其制造精巧而传世极少, 故而异常宝贵, 依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 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 。
【元青花的历史】元青花瓷开拓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期, 其华丽雄壮、画风豪迈, 绘画层次繁多, 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味大相径庭, 真实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
元代青花瓷的制瓷原料就采用了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 。 其胎料主要有两类:一类用进口青花瓷, 胎骨较白, 稍含灰, 手感繁重, 致密坚硬;另一类用国产土青料, 胎骨灰白, 胎体手感轻 。 元末有些青花小器胎色土黄, 较粗松, 用国产青料 。
从元大件器物底部或残器断面, 可察看到其胎色不够洁白, 胎质较粗并有细小的气孔(或称砂眼) 。 元青花瓷固然胎内增加了氧化铝的成分, 进步了烧成温度, 但是瓷化水平还是不如清代瓷器胎体细腻 。 元瓷制造时胎泥淘炼不够精密, 多数器物底部露胎不施釉, 采用垫砂支烧办法, 烧成后即构成所谓的砂底 。 砂底的边缘常呈现粘砂或铁质斑点, 少量器物由于胎土内含有铁质, 在器物露胎部位经烧结呈氧化铁红色, 俗称“火石红” 。 碗、高足杯等小件器物则普通不见窑红, 大罐、大瓶等大件器物的盖里面虽露胎, 但不见窑红 。 也有些盘底上留有工匠有意涂刷的较浅淡的铁红色砂底, 并带有轮旋的旋纹痕迹 。
元代景德镇瓶、罐之类器型, 采用分段制胎, 然后再用胎泥粘合而成, 粘接处器表常常突起, 给人以不平之感, 外壁接痕经打磨, 但内壁接痕仍明晰可见, 器物颈部内侧略加切削, 内壁均不修削, 所以在器里的底、腹、口等处胎体接痕表现明显 。 普通器物的足边不规整, 有弯曲现象, 阐明元代制胎时不考究修坯, 因而显得成型工艺较粗糙 。 但小型器物也有精致者, 胎质显得洁白细腻 。 削足处置办法常见底足足端外墙斜削一刀, 大器足底宽厚多为挖足, 挖足有深有浅 。 器物圈足不非常划一, 呈弯曲状 。 器底可见螺旋状的切削痕, 大瓶、大罐的底部旋削纹较粗、较疏, 盘和碗的切削痕较细、较密 。 底部和圈足内外粘有窑砂, 有些已熔入釉中 。 高足杯的高足与杯身以泥浆拼接, 交接处能够看见黄色或浆色挤压泥浆, 杯把足端的圈足厚薄不一 。 子扣套合构造的盖, 采用子扣与器盖先成型后粘接工艺, 盖上能明晰地看见接痕 。 碗的底部胎体较厚重, 足内露胎, 中心轻轻突起, 俗称“脐”状, 实为拉坯痕迹 。 瓶、罐等大型器物底部中心处常见一内凹的圆点, 在烧制大器时, 为避免塌底, 需在底部中心或稍偏处放一个用耐火土做成的圆饼或圆圈作支点, 圆点就是由此构成的 。 大罐底部多为宽圈足, 不规整, 有的底中心有较浅的螺纹痕迹 。 普通大件器物胎体厚重, 但重量适中, 如超重或超薄都值得思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