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什么要上坟的原因 清明节要上坟吗

原本只是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来经过历史的演变,加入了不少习俗,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别称有:踏青节等,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2清明节上坟的原因,欢迎参阅 。
清明节为什么要上坟的原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十分恰当地反映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环境和凄凉哀怨的气氛 。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人们多在清明这天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 。据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 。那为什么要在清明节上坟扫墓呢?
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回合后,终於取得天下 。他光荣返回故乡的时候,想要到父母亲的坟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东倒西歪,有的断落,有的破裂,而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 。
刘邦非常的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 。最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爹娘在天有灵,现在风刮得这麼大,我将把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爹娘的坟墓 。」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麼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
刘邦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请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 。后来民间的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
清明这天还要摘采新柳,制成柳圈,戴在头上 。民谚云:“清明不戴柳,生来变黄狗 。”其实,清明戴柳的风俗起源很早,正如清人富察敦荣的《燕京岁时记》所云:“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被拨契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趸毒 。今盖师其遗意也 。”
杭州的清明,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记载:“是日,倾城上冢,南北两山之间,车马云集,樽酒担食,山家村店,享浚遨游,或张幕籍草,并鲂随波,日暮忘返 。”这里描写的既是去上坟又是去春游 。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