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看到的颜色差别那么大?

你有没有发现, 有的时候你说这是一个绿色的瓶子时, 别人可能会以为是浅蓝色, 而你认为的红色, 在别人那儿成了橙色 。 比如, 同样的一幅画, 有人看了后认为画面色彩明艳, 情感积极, 另外一些人则觉得色彩深沉, 十分消极, 每个人的色感差距怎么会那么大呢?

为什么人们看到的颜色差别那么大?

文章插图

色彩之辩
实际上, 这不只是你一个人的困惑 。 2015年2月25日, 一位美国女孩因为和朋友争论不过, 在社交网站上贴出了一条连衣裙, 寻求网友们支招:“这究竟是条什么颜色的裙子?”这个女孩认为它是白色和金色相间的, 而她的朋友们则很坚持地认为是蓝黑相间 。
这是条十分普通的裙子, 按理说, 确定色彩似乎不是什么难事 。 但出乎女孩意料的是, 裙子竟然引爆了整个网络, 引起了全世界网友的色彩大辩论, 网友们也同样分为两派:白金和蓝黑 。 除了这两大主流派系, 还有其他小派别, 比如还有人坚持蓝棕色、紫黑色、蓝金色 。
一条相同的裙子, 在不同人的眼中, 竟然会出现这么大的色彩差异 。 是观察者的眼睛出现了问题, 还是这条颜色本身就不是确定的?难道这条裙子并没有客观的颜色, 颜色并不是这条裙子的属性?人们所说的颜色只是存在于人的脑子里, 所以才会有一千个网友, 有一千个颜色差异?
为什么人们看到的颜色差别那么大?

文章插图

哲学上的辩论
其实, 颜色大辩论在哲学中也早就占有一席之地 。 早在古希腊时期, 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就认为颜色是事物的固有属性, 就像印章会在热融融的蜡上留下印记一样, 一个物体的颜色也会在我们的眼中暂时留下印记, 这个印记就让我们产生了色彩感 。 比如红色就是苹果自带的颜色, 人们看到红色是因为红色印到了人眼睛上 。 这一说法符合人们的现实经验, 也就成了主流学说, 人们也不会考虑红色的苹果, 会不会在有的人那里成了绿色 。
到了17世纪, 科学革命颠覆了这个常识性的解释 。 伽利略怀疑现实主义对颜色的理解是错误的 。 他认为, 假如颜色客观存在, 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人应该追问它存在于哪里 。 如果无法用物理性质(形状、大小或速度)来界定和衡量它们, 那么, 颜色只是主观的想象, 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 。
伽利略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思考突破了传统思维, 今天的物理学也证明了他关于颜色推论的正确性:颜色并不存在, 它只是我们大脑的产物 。 就像棉花糖的甜味并不是客观存在的, 只有把它放在嘴里, 与舌根相互作用时, 才能在心中产生甜的感觉 。 我们眼中的“色彩”, 也是我们主观意识的产物 。 也就是说, 颜色就像触觉、味觉、嗅觉一样, 只是人们感官知觉中更广阔的分类的例子 。
为什么人们看到的颜色差别那么大?

文章插图

颜色并不存在
苹果和火焰并不是红色, 天空和海洋也并不是蓝色, 人也没有绝对的黑白之分 。 我们所见的世界并不是世界的原貌, 这真的有点超乎人的想象 。 问题是, 我们所看到的这么多的色彩, 又来自哪里呢?用科学家们一句简单的话回答:“颜色不存在, 光存在!”
比如, 光照到一个叶子上时, 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 只有绿光被反射, 这部分光会进入到人的眼睛里, 而在人眼球后, 等待这些光的是数以百万计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 其中视杆细胞会检测光的存在和强度, 视锥细胞会对特定的波长敏感, 不同波长的光会对应不同的颜色 。 视锥细胞分为感红细胞、感绿细胞、感蓝细胞,分别对红光、绿光、蓝光敏感, 绿光会被感绿细胞捕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