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要义

【品茗要义】 品茶
“品”字三口 , 包含了品评、鉴赏、仔细体验茶给人带来的精神和物质享受的意思 。 唐代卢仝写的著名的《七碗茶歌》说:“一碗喉吻润 , 二碗破孤闷 , 三碗搜枯肠 , 惟有文字五千卷 。 四碗发轻汗 , 平生不平事 , 尽向毛孔散 。 五碗肌骨清 , 六碗通仙灵 。 七碗吃不得也 ,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 蓬莱山 , 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 ”对饮茶的体验可以说达到了极致 。 不但有生理体验的物质享受 , 还有在心理感受上的精神享受 , 七碗茶喝过 , 他已经飘飘欲仙了 。
所以 , 茶还是要在“品”字上的 。 品茶与喝茶不同 , 喝茶主要是为了解渴 , 满足生理需要 , 往往几口就将一碗茶一饮而尽 , 没什么讲究 。 品茶则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 重在意境 , 将饮茶视为一种艺术欣赏 , 要细细品啜 , 徐徐体察 , 从茶汤美妙的色、香、味、形得到审美的愉悦 , 引发联想 , 从不同角度抒发自己的情感 。
一杯茶汤在手 , 应该如何去品尝、欣赏呢?大致说来包括观色、闻香、辨形、品味四个环节 。
观色 主要是观察茶汤的颜色和茶叶的形态 。 茶叶冲泡后 , 形状发生变化 , 几乎恢复到自然状态 , 汤色也由浅转深 , 晶莹清澈 。 且各类茶叶各具特色 , 即使同类茶叶也有不同的颜色 。 饮用之前 , 先将茶汤审视一番 , 好好欣赏一下 , 是懂得品茶的表现 , 切勿接过茶杯 , 未加观察就一口喝下 , 被人讥为牛饮 。
闻香 观色之后 , 就要嗅闻茶汤散发出来的香气 。 好茶的香气是自然、纯正的 , 闻之沁人心脾 , 令人陶醉 。 低劣的茶叶一般香气不高,不够纯正,有的还有股烟焦味和青草味 , 甚至夹杂异味 。 茶叶的香气是由多种芳香物质综合组成的 , 由于种类及数量的不同而形成各种茶类的香气特征 。 嗅闻茶香须细心品尝 , 认真辨认,方能领略其中的韵味 。
辨形 是观察茶叶在冲泡后的形状变化 , 茶经水浸泡后逐渐恢复了鲜叶的原始形状 , 一些原料细嫩的名优茶 , 芽叶在茶汤中亭亭玉立 , 婀娜多姿 , 有的茶冲泡后 , 芽叶在杯中沉浮起降 , 上下翻滚 , 煞是好看 。
品味 嗅闻茶汤的香气之后 , 就可品尝茶汤的滋味 。 与茶的香气一样 , 茶的滋味也是非常复杂多样.初入口后 , 很快就舌底生津 , 韵味无穷 。 这是茶叶的化学元素刺激口腔各部位感觉器官的作用 。 舌头各部位的味蕾的感受不一样 , 如舌尖最易为甜味所兴奋 , 舌的两侧前部最易感觉咸味 , 两侧后部易感受酸味 , 舌心对鲜味最敏感 , 舌头近根部位易辨别苦味 。 所以 , 茶汤入口后 , 不要立即下咽 , 而要在口腔中停留 , 使各部位充分感受到茶中的甜、酸、鲜、苦、涩五味 , 才能充分欣赏茶汤的美妙滋味 。 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滋味 , 如有的浓烈 , 有的清和 , 有的鲜爽 , 有的醇厚 , 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
冲泡技巧
如何泡好一杯茶 , 应运用选茶、辨水、选具涤器、投茶、沏泡等方法和技巧 , 沏泡出一壶好茶汤,如表演型茶道中 , 观众们一直注视着表演者的和种动作 , 欣赏着每个细节 , 想像着喝到表演茶的美好 , 但品尝时 , 如果喝下下去或觉得不好喝 , 这是很扫兴的事 。
沏泡技艺的习茶者应经常接触茶、品尝茶 , 通过实践 , 对茶叶质量的好坏、水的选择、用水量、水温、投茶量、浸泡时间、冲泡方法等经常练习 , 从而沏泡出一杯好茶汤 。
沏泡茶的技法包括对不同茶叶的品质蕴育方法 , 有茶水比例、水温、淋壶、浸泡时间、行茶手法等 。 泡茶动作的技术内容颇多 , 俗话说“熟能生巧”,经常沏茶也能摸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技巧 , 如沏茶有“老茶壶泡 , 嫩茶杯泡”;细嫩茶叶用“上投法” , 其次嫩度茶叶冲泡法用“中投法” , 普通茶叶用“下投法”.如广东潮汕工夫茶讲究“温杯热盏、刮沫淋盖、高冲低筛” , 福建乌龙茶分茶要“关公巡城 , 韩信点兵” , 沏泡西湖龙井茶讲究“高冲低斟 , 凤凰三点头”等 。 每种手法不但要求具科学性、合理性 , 还应尽可能地具有艺术性 , 具观赏的美感 。 以“高冲低斟 , 凤凰三点头”为例 , 凭藉高冲之力 , 驱散壶内的沉闷湿冷气息 , 有助于茶叶与水的充分浸润 , 有助于茶汤浓度均匀一致 , 低斟可减少茶泡沫的产生 , 高冲与低斟的配合也是一种环击沸 , 令茶叶在杯内上下起伏 , 产生动态的美感 。 手臂的上下起伏也能给予人一种观赏的节奏美、反复美 , 由此所产生的声音节奏美也是人们听觉上美的享受 。 上下往复三次用词采表达为“凤凰三点头” , 可引为是“三鞠躬” , 表达对客人的深深的敬意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