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是对秋声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 。首先,作者概括了平日观察所得,运用骈偶句式和铺张渲染的赋的传统手法,抓住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 。而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然后,是对秋气的议论 。“丰草”四句,作者把草木在夏天和秋季作对比,通过对比,指出草木之所以摧败零落,是秋气施加强大威力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议论又进一步展开 。“夫秋,刑官也”到这一段结束,作者吸收前人种种说法,又运用骈偶句把秋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等配属起来,甚至用“伤”解释“商”,用“戮”解释“夷”,极力铺张,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 。这是宇宙生成的哲学思考,写出了秋声中永恒的悲伤,为下文进入本文主题起了铺垫作用 。
第三段是全文的题旨所在,作者由感慨自然而叹人生,百感交集,黯然神伤 。这一段,作者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基础上,着力指出,对于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 。
第四段是全篇的结束,作者从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只有秋虫和呜,衬托着作者悲凉的心境 。结尾处秋虫的和鸣,更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 。戛然而止的结尾,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在秋虫唧唧中,读者似乎也要同声一叹 。
欧阳修在宋仁宗嘉佑占四年(1059)春天辞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专心著述 。这时的欧阳修,在**上早已经历了多次贬官,对**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正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 。在《秋声赋》中,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入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
《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
更应该提到的,应是《秋声赋》在文体上的贡献 。注重骈偶铺排以及声律的赋到了宋代以后,由于内容的空乏和形式上的矫揉造作,已经走向没落 。欧阳修深明其中之弊,当他的散**新取得了成功之后,回过头来又为“赋’’体打开了一条新的出路,即赋的散文化,使赋的形式活泼起来,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 。这些特点也使《秋声赋》在散文发展史上占有了一席很重要的地位 。
推荐阅读
- 夜后把火看花南园招李十一兵曹不至呈座上诸公原文、作者
- 送李烟客出塞二首·其二原文、作者
- 阮郎归·美人消息隔重关原文、作者
- 题杜子美像其二原文、作者
- 七律长征赏析 七律长征的原文和译文
- 渡吴江别王长史原文、作者
- 题周孝侯庙原文、作者
- 惜余春·急雨收春原文、作者
- 西江月·形物虽居宇内原文、作者
- 韩耕道交八绝句韵见寄因和答之原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