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宠物,为什么狗的样子千差万别?

自然界很难找到比狗更多样的动物——常见的宠物犬, 如哈士奇、吉娃娃、牛头梗、杜宾之间长相差距极大, 而长相相似的比熊犬和爱尔兰猎狼犬, 前者的体重只有后者的2%, 如此巨大的种内差异在哺乳动物中绝无仅有 。 很多宠物爱好者也许都有这样的疑问, 同样是宠物, 猫除了毛色外看起来都差不多, 为什么狗的样子却千差万别?

同样是宠物,为什么狗的样子千差万别?

文章插图

狗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多样性?生物学的解释集中于狗的遗传学特点, 如单基因性状多、重复序列多等, 本来就具有很高的可塑性 。 不过, 就连这些遗传特点本身, 也大都是人类培育的功劳 。
同样是宠物,为什么狗的样子千差万别?

文章插图

粗暴的选育
驯化之初, 狗的长相就和它的祖先拉开了距离 。
狗的学名是“家犬”(Canislupusfamiliaris), 是犬科犬属物种灰狼(Canislupus)被人类驯养后形成的亚种 。 灰狼善于跟踪, 性格机警, 是狩猎的好帮手;强烈的领地意识和警戒性的嚎叫声也能提供警报;更重要的是它高度的社会性, 为了成功捕食往往组成5到11只的小社群, 习惯于服从命令 。
同样是宠物,为什么狗的样子千差万别?

文章插图

同样是宠物,为什么狗的样子千差万别?

文章插图

但并非所有灰狼都能融洽合作, 那些对人类富于攻击性的个体仍然会被杀掉, 这在基因层面产生了强烈的选择压力——哺乳动物对人的畏惧与攻击受肾上腺素控制, 而分泌这种激素的肾上腺髓质分化自游离的神经嵴细胞——它们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产物, 面部头骨、牙齿, 以及全身体表的黑色素细胞也都由它们分化而成 。
同样是宠物,为什么狗的样子千差万别?

文章插图

于是, 在驯养过程中, 因神经嵴细胞发育障碍而待人温顺的个体就会被筛选出来, 附带产生了头骨缩短、牙齿变小、体表花斑、尾巴卷曲等特点 。 另外, 狗驯化后生存压力大幅减轻, 原本不适合野外生存的基因突变此时已无关紧要, 这让它得以积累各种基因突变 。 比如威尔士柯基犬、巴吉度猎犬和腊肠犬标志性的短腿, 其实都是软骨发育异常的症状 。
同样是宠物,为什么狗的样子千差万别?

文章插图

除了人类的庇护, 狗的丰富功能也影响了它的体态 。 根据美国犬业协会的分类, 狗的一级品种包括梗犬、枪猎犬、狩猎犬、家庭犬、工作犬、畜牧犬、玩赏犬7大类, 为了让它们更好地工作, 在遗传学出现之前世界各地就进行了简单的育种尝试 。
不过, 人类对生物性状的观察比自然选择粗陋得多, 只有非常显著的性状才能被及时发现, 于是越是遗传效应显著的基因越可能被筛选出来, 尤其那些一出现就能决定一个性状的基因, 如沙皮狗松垮的皮肤就是粗暴筛选的产物 。 据统计, 现代家犬如此丰富的表型多样性, 竟只需大约50个基因就能操纵——从理论上讲, 腊肠犬只需改变少数几个基因就能在外观上变成杜宾犬 。
同样是宠物,为什么狗的样子千差万别?

文章插图

不仅如此, 人工选育还可以在多基因性状中筛选出压倒性的上位基因——狗的15号染色体上有一个独特的碱基突变, 能削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功能, 让幼年狗发育停滞, 从而压倒其它基因, 决定性地表现出小体型 。 这个基因很早就被无意识地筛选出来, 塑造了如今绝大多数的小型犬, 比熊犬与爱尔兰猎狼犬体型上的巨大差异就是这个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