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里有什么?

动脉脉搏研究的科学化进程

威廉·哈维(1578-1657 )的血液循环理论从根本上改变千年以来盖伦主导的有关心脏、血管 和脉搏等理论体系, 该理论认为人体血管内, 无论动脉还是静脉流动的只有一种血液而不含有气体, 动脉搏动并非来自动脉壁自身而是左心室收缩推动血液压力传播的结果;同时还认为动脉搏动不仅是血液冲击而且是一种沿着动脉壁传播的波--这一概念为脉搏现代医学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
血液循环理论标志着医学真正的进入科学化研究时代, 因此与哥白尼的“日心说”一起并列为自然科学划时代的里程碑事件 。
哈维血液循环理论的建立和科学实验思维和方法引入, 使得脉搏研究步入科学化时代 。
直到十九世纪Jules Herisson发明血压计前, 脉搏频率和特征检查依赖于触诊 。 但是计时器的出现使得医生可以精确测定人的脉率, 十五世纪甚至发明了如图所示专门用于脉率计数的脉搏摆钟 。 检查者摆动钟摆同时触诊病人脉搏, 然后调整钟线长度直到钟摆与脉搏速率一直, 可以从比例尺上读出脉率 。 百年以后, 脉搏计时表使得脉率计数更加方便 。

脉搏里有什么?

文章插图

医生们使用计数装置对人脉率进行观察研究 。 爱尔兰医生布莱恩·罗宾逊(1680~7541)研究了一天内不同时间点, 以及不同身高人的脉率 。 Jean Senac(1750~1770)通过对一百多名六英尺身高士兵的研究发现, 正常脉率在每分钟60?90之间 。 威廉福尔克纳(1744~1824)观察到发热时脉率在基准数值之上以发热度数的升高而成比例增加 。
Herrison’s血压计的发明可以客观地显示脉搏频率、压力、节律性等特征, 并发现明显由于单纯触诊的结果 。
脉搏里有什么?

文章插图

Herrison在这种血压计的帮助下对于多种疾病状态的脉搏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 。
十二年后的1847年, 德国生理学家卡尔·路德维希发明了波动曲线记录仪可用于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 极大地推动了心血管研究的发展 。
脉搏里有什么?

文章插图

1860年, 法国生理学家艾蒂安马雷对先前的血压计进行了改进, 并引入脉搏波形描记功能 。
脉搏里有什么?

文章插图

使用该仪器, 马雷首先描述了老年与年轻成年人动脉脉搏波形的差异 。
穆罕默德(1849~1884年)对马雷脉搏记录仪进一步了进一步改进, 增加了血压记录功能 。
脉搏里有什么?

文章插图

下图是使用改进的脉搏记录仪所获得一位成年男性高血压患者桡动脉脉搏波形 。
脉搏里有什么?

文章插图

基于穆罕默德氏脉搏记录仪的动脉脉搏压力定量功能的改进, 十九世纪末袖带的血压计 。
二十世纪早期布拉姆韦尔提出的脉搏波速度(PWV)概念, 可以反应动脉壁张力、血压和动脉壁弹性之间的关系, 比如发现PWV与年龄增加导致动脉壁弹性之间存在负相关性 。
二十世纪以来, 体积描记器、电传感器、晶体传声器等的发明和与心电图记录联合使用, 今天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同时获得与心电图同步性的脉搏波形、压力(即不同部位的动脉血压)、脉搏博传导速率, 以及外周血管血氧浓度等生理学参数信息, 计算机和互联网系统的使用使得这些信息的动态监测、记录、存储和交流实现数字化, 应用更加便捷, 正如我们在ICU病房见到的重症病人监护系统所展示的, 这些远非单纯原始的触诊所能达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