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方人更会吃?

导语:若论食谱 , 中国由北往南食谱越广 , 到了广东 , 则是“广东人什么都吃” , 若论饮食文化 , 同样由北往南越来越复杂精细 , 是哪些因素决定了这一现象?有趣的是 , 在欧洲 , 论及享受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 , 也有与中国相似的巨大南北差异 , 是自然环境原因还是其他文化原因?
很难对饮食习惯做一番高下比较 。 豆腐脑该放盐还是该放糖?两派永远别想说服对方 。 不过 , 每天吃饭耗费时间较长的地方 , 食材会更为广泛 , 菜式也较为复杂 , 自然属于更会吃、更讲究吃的地方 。
一般认为 , 中国从北到南是越来越讲究吃的 。 中国的美食之都 , 到底是广州还是成都 , 或许还可以争论 , 但不太可能被公认为太原或石家庄 。 而论及食材范围之广 , 恐怕广东人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 。 “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不吃、四条腿的除了桌椅不吃”也只有广东人才领受得起 。
博大繁复的饮食文化 , 离不开食材的多样化 。 食材即促使厨师开发出各种材料的加工和烹制方法 , 也丰富了食客的味觉 , 挖掘培养出更广谱的口味和品尝情趣 。
以此论之 , 广东是中国最讲究吃的地方 。 只不过 , 对不同的饮食文化 , 当人们抱持欣赏和体验的心态时 , 它是新鲜、惊喜和异域情调 , 而当人们需要标榜自己的文化特性时 , 差异便成了歧视和取笑的对象——广东人食谱之广 , 在今天多少已让外界的敬畏目光有了几分异样 。
营养瓶颈
南北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 首先来自历史上不同的环境中潜在食物来源的差别 。
人类在捕猎、采集时代 , 食物中很大比例是动物蛋白 , 它的营养瓶颈是食物的总能量 。 转向农业社会后 , 单位土地上可获得的能量大幅增加 , 可养活更多的人口 , 而动物蛋白在食物中的比例却相应大幅降低 。
与狩猎者和游牧者相比 , 农耕者的营养瓶颈从能量转向了蛋白质 。 在农牧混业的社会 , 肉食尚能保证 , 但在常年耕作的社会 , 就要想尽办法寻找肉食了 。 尽管在“驯化”了豆科作物之后 , 农民获得了植物性蛋白质来源 , 但对肉食的渴望则古老而根深蒂固 。
——人类的祖先是高度杂食性的灵长类 。 除大猩猩外 , 大型猿类从树栖转向地栖后 , 肉食比例都开始提高 , 在取食对象上变得高度机会主义 。 黑猩猩从水果、蠕虫、蚂蚁、蜂蜜、鸟蛋到猴子 , 什么都吃 , 灵长类偶尔还会同类相食 。 人类继承了杂食特性 , 离开丛林来到草原之后 , 食谱中包含了更多肉食 , 加上人类膨胀了好几倍的大脑是个高能耗器官 , 对肉食的需要更加迫切 。
在传统中国 , 越往南 , 肉食越稀缺 。 首先因为越往南越缺少饲养牛羊等反刍动物所需的草地 , 且土地复种指数高 , 大型肉畜只有猪 。 而猪虽然产肉效率高 , 但它却与人争食——食谱与人类高度重合 , 因而难以大批饲养 , 鸡鸭也是如此 。
其次 , 越往南 , 粮食的蛋白质含量越低 , 番薯、土豆、芋头等块根块茎类的蛋白质含量远低于谷物 。 而谷物中大米和玉米又低于小麦 , 即便同样是小麦 , 南方小麦也低于北方小麦 。 这样 , 南方人必须在主粮之外寻找更多肉食来补充蛋白质 , 只好挖掘其他一切可能:狗肉、马肉、青蛙、山鼠、蛇、蚕蛹、蚂蚱、蝉、水虱……
文化伦理
一个社会的食谱一旦稳定下来 , 便成为一种习俗 , 成员们借其来建立文化认同 , 标识共同体身份 。 此后 , 即便生态位和资源条件已经改变 , 饮食习俗仍将以强大的文化惯性延续下去 。 特别是食物禁忌 , 更是构建文化鸿沟、区别身份、激发敌意的有效符号 。 今天 , 犹太人和穆斯林早已散居全球 , 却仍坚持着古老的闪族食物禁忌(Semitic dietary laws)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