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的“陈酿”是骗人的?

导语:陈酿曾是一场灾难 , 许多罗马人因此死亡 。 在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解救了葡萄酒之后 , 洋酒的陈酿工艺愈发精密 。 现在 , 对年份的迷信已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共识——越久越贵 , 越贵越有面子 。 但有人真在乎陈酿到底“陈”了几年吗?
陈酿曾是一场灾难 , 许多罗马人因此死亡 。 在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解救了葡萄酒之后 , 洋酒的陈酿工艺愈发精密 。 现在 , 对年份的迷信已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共识——越久越贵 , 越贵越有面子 。 但有人真在乎陈酿到底“陈”了几年吗?
2006年 , 一场龙卷风袭击了肯塔基州的Bufallo Trace酿酒厂的酒窖 。 龙卷风平息后 , 酒窖变成废墟 , 半个房顶被掀翻 , 酒窖中25000桶波本威士忌(Bourbon)暴露在阳光下 。 幸运的是 , 这些橡木制成的酒桶竟无一遭到狂风破坏 。
在为时数月的酒窖修复期间 , 置于顶层的酒桶一直暴露在阳光和风雨中 。 酿酒厂老板开玩笑称之为“龙卷风幸存酒” 。 五年后他们打开酒桶(此时桶中的酒已经被陈了9-11年) , 立即为这批“幸存酒”非同寻常的美味倾倒 , 还真把它们标为“龙卷风幸存酒”上市 。
更传奇的故事发生在200年前 。
1805年 , 挪威Lysholm家族一批自酿的Aquavit酒(国内商家也译作挪威威士忌)被错寄到了澳大利亚 。 当它们重新反寄回挪威 , Lysholm家族惊奇地发现这批Aquavit竟有一种独特的顺滑口感和微妙丰富的口味 。 于是 , 将这批酒命名为Linie——“赤道” , 并对制作过程守口如瓶 。
如今 , 每瓶Linie酒都会有同样的经历——用橡木桶封装起来 ,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连续旅行四个半月 , 途径35个城市港口 , 两次跨越赤道 。 而这个过程早已不是商业秘密 , 成为营销手段——消费者可以凭借瓶身的编号 , 在Linie的官方网页上全程回顾手中之酒所经历的旅程 。
洋酒很重视陈酿的工艺 。 根据各国法律规定 , 苏格兰威士忌(Scotch Whisky)必须要在橡木桶中至少陈酿三年 。 此外 , 多数白兰地、陈酿朗姆酒、龙舌兰酒以及几乎所有的葡萄酒都要在橡木桶中陈酿不同的时间 。
橡木桶对酒品的影响 , 得益于橡木的多孔结构 。 它使得桶内外可以长期而缓慢的进行气体交换 , 让桶内发生氧化反应 。 在氧化反应的作用下 , 酒中的刺激性和辛辣味道会得到一定的平衡 。 热爱红酒的人会在喝红酒前“醒酒”——将红酒倒入醒酒器 , 让酒体更多得接触空气 , 并在喝酒过程中不断晃动酒杯——是同样的道理 。
“陈酿”几乎成为美酒的替代名词 , 人类很早前就发现了这个秘诀 。 古希腊罗马人用透气性较好的双耳陶瓶盛酒 , 可以让氧气进入葡萄酒并与之发生氧化 。 公元3世纪罗马法理学家乌尔比安甚至建议酒商们 , 应该想尽一切方法让葡萄酒在地中海的阳光下多晒一晒 。 但是 , 因为那时没有良好的灭菌条件 , “陈酿”几乎成为了一种灾难 。
【为什么说中国的“陈酿”是骗人的?】罗马人所称的“陈酿” , 不过就是去年酿造的酒 。 即便如此 , 储存依然是一个难题 。 为了防止葡萄酒腐坏 , 他们往里面加入树脂、海盐和铅 。 铅离子在抑制生物活体生长的同时 , 也让人类中毒 , 引发头痛、不育、便秘和剧烈绞痛 , 严重的还会导致失语失明、瘫痪 , 甚至死亡 。
就在挪威Lysholm家族那批Aquavit酒飘洋过海的年代 , 欧洲酒商仍在把化学添加剂加入葡萄酒中:明矾可以调整酒的颜色 , 水杨酸可以停止发酵 , 硫酸铁则可以让酒的口感更加顺滑 。
1864年夏季 , 法国化学家与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发明了一种对葡萄酒与啤酒的消毒保存方法 , 可谓是解救了葡萄酒的陈酿工艺 。 通过实验 , 巴斯德发现把新酒短暂加热到50-60°C(122–140华氏度)就足以杀死酒中的微生物 , 长期保存也不会变酸 , 而且不牺牲酒的口味品质 , 史称“巴氏消毒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