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们不吃饭只补充营养素,那会怎么样?

导语:吃饭是保证营养供应的最好方法,如果只吃纯营养素,或者纯静脉营养,理论上可以保证人体营养供应,但很可能会伤害存在于人体中的一个特殊复杂社会群体,最终损害人体自身 。
现代营养学告诉我们,人体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人体结构和功能则主要依靠蛋白质,而蛋白质则是人体利用食物中的氨基酸合成的 。 此外,人体还需要很微量但又至关重要的矿物质、维生素才能维持正常运转 。 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每天吃饭,从食物中摄取 。 由于对食品安全的担心,不少人,包括有组织的商家和研究机构都设想用提纯的营养素替代一日三餐的食物,甚至干脆不用进食 。 只要从静脉输入各种营养素就行,从技术上而言,只不过需要静脉穿刺或深静脉置管,这也不是什么难事 。 在临床上对于消化道不能耐受食物或营养素的病人而言,通过静脉输入营养液,已经实行许多年了 。
理论上看起来只吃纯营养素或者纯静脉输入营养素似乎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大家能够忘记曾经的美味和抵御美食的诱惑 。 但这个看起来没问题的理论却忽视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的利益,那就是生活在食物链底层的,在人类臭气熏天的大肠中讨生活的肠道菌群 。 这些菌群从出生就开始陪伴我们,一直到老 。 胎儿肠道内是没有细菌的,出生后经过母亲的产道,产道的细菌被婴儿吞入,就成为第一批肠道菌群 。 出生后经过哺乳,和周围环境接触,接纳更多的菌群 。 在婴儿前三个月免疫系统对一切接触的东西都默认为自身的时候,这些细菌就定植下来,在这里繁衍生息,一直到成人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
肠道菌群能久居肠道,不会被清除掉,是因为免疫系统对它们耐受,不会启动炎症反应消灭它们 。 而更重要的是,它们对我们的健康有益 。 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有些依靠人体自身无法消化,细菌中却存在能消化这些物质的酶,能给人体提供额外的能量 。 也许在温饱社会这些能量无足轻重,反而不利于减肥,但如果是在饥荒年代,这些能量就不是额外的,而是决定生死了 。 没有肠道细菌,维生素B和K的获取也会很成问题 。 同时肠道菌群还构成一道防卫其他外来细菌的屏障 。 如果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病人,肠道菌群遭到破坏,一些平时不可能兴风作浪的病菌都可以造成严重感染 。
肠道菌群之所以有益于人体,当然不是因为它们有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而是因为它们也是受益者 。 食物消化吸收之后剩下的残渣,还有肠道每天死亡的大量细胞,貌似对人体毫无用处,却是细菌的美味 。 尽管人对自己的肠道都瞧不起,经常用下水道来比喻,但却是肠道细菌的铁饭碗 。 比起杀人不见血的某些同行来,比如霍乱弧菌、肉毒杆菌等等,肠道正常菌群看起来贪安逸,没激情,但它们因为和人体的成功合作,享受着安居乐业,生息不止的生活 。
回到开头的假设,假如人们每天只吃营养素,同时假设这些纯的营养素合格到全部在胃和小肠就被吸收,不会有任何残留到达大肠,那么本来需要大量食物残渣才能生存的肠道菌群就会发生饥荒 。 有些细菌是直接饿死,有些则像拜金女拒绝为低收入丈夫生育一样,转成不活动的芽孢状态 。 在开始的几天内,人会感觉非常不舒服,比如头痛、恶心呕吐、心慌等 。 这是因为大量肠道细菌死亡,菌体的内毒素释放被吸收导致的 。 也不是所有细菌都会死亡,正常情况下各种细菌保持的比例是互相斗争厮杀的结果,当有些细菌饿死的时候,另外有些细菌反而因为少了竞争而飞黄腾达,而这种条件下发达起来的细菌对人体往往不会友好 。 就像本来需要大量苦力的城市突然全部实行机械化,老实的苦力会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饿死,而有些苦力则只好改行当强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