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 )


    回顾茶树害虫的演变史 , 在20世纪50年代及以前 , 茶树上很少使用化学农药 , 茶树害虫的主要种类是一些咀嚼式口器的食叶性害虫 , 害虫种群的组成相对较为稳定 。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前半期 , 茶树上普遍使用有机氯制剂来防治食叶性害虫 , 这类农药性质稳定 , 杀虫谱广 , 在杀死食叶性害虫 的同时 , 杀死了大量的自然天敌 , 结果在60年代造成全国性茶树介壳虫的大暴发 。 60年代茶区改用有机磷农药来防治介壳虫 , 收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 由于这类农药对害虫螨基本上没有什么防治效果 , 而大量的杀伤了害螨的天敌 , 结果自60年代末开始 , 又一次出现了茶树害螨的猖獗 。 在20世纪末有些茶农用甲胺磷防治茶树叶面害虫 , 由于此药毒性大 , 杀虫谱特别广 , 对天敌伤害大 , 不仅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影响 , 而且造成黑刺粉虱的暴发 。 由的茶区曾出现采一次茶喷一次药 , 不仅增加了茶叶的生产成本 , 而且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 , 造成害虫的再猖獗 。
    3、农药残留 大田作物喷施农药后 , 虽然经过生物、理化、气象等因素的作用使其降解 , 但农药仍不同程度地残存在生物体、水域、土壤和大气中 , 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 , 使农药的残留浓缩 , 当人们取食这些带毒的食物后 , 就会遭受到毒害 。
    茶叶是一种特殊的饮料 , 对农药的残留要求十分严格 , 茶叶消费国均不断地修订并降低农药允许残留的标准 , 对茶叶生产者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要求 。 在我国茶区 , 由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的使用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农药 , 结果我国相当大的茶叶中六六六和DDT超标 , 曾一度影响茶叶 的外贸出口 。 自1972年禁止在茶树上使用这两种农药后 ,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才有好转 。 20世纪80年代有些茶区用三氯杀螨醇来防治茶树害螨 , 由于三氯杀螨醇是由DDT脱去氯化氢加 工而成 , 其成品中仍含有4%~10%的DDT , 茶叶重DDT的检出率又一度复生 , 影响茶叶的出口和饮用者的健康 。 我国农业部 在1997年6月20日发文 , 禁止在茶树上使用三氯杀螨醇 。 20世纪70年代以来 , 由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不断问世 , 尤其是氰戊菊酯因价格低、杀虫谱广、效果好 , 而在茶区广泛被使用 , 至90年代我国成品茶种氰戊聚酯超标率不断上升 , 农业部在1999年11月24一发威 , 禁止在茶树上使用氰戊菊酯 。 进入21世纪后 , 一些发达国家均扩大了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范围 , 普遍降低了最大允许残留标准 , 农药残留已成为我国入世后茶叶外贸的“绿色壁垒” 。 已引起茶叶生产者的高度 重视 。
    4、污染环境 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 , 不仅造成自然天敌的 大量被杀伤 , 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 而且可随气流漂移 , 污染大气 。 通过降雨 , 污染土壤和水域 , 影响土壤微生物 和水生动物的生存 , 从而影响人类整个生存环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