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茶树上禁止使用的农药
茶叶是一种特殊的传统保健饮料 , 鲜叶不经过洗涤直接加工 成成品 , 引用者又经多次冲泡 , 所以对农药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要求 。 概括起来 , 以下这些农药是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
剧毒、高毒农药;残留期特别长 , 性质特别稳定 , 对饮用者健康有明显影响的农药;使用后造成成品茶有异味 , 影响茶叶品质的农药;对茶树有严重药害的农药 。
(二)不合理使用农药造成的后果
化学农药用来防治农作物害虫 , 具有以下优点:对害虫作用 迅速 , 见效快 , 尤其在害虫大发生时 , 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害虫杀死 , 减轻害虫对作物的危害;使用方便 , 受环境条件限制小 , 可以大规模采用 , 有利于机械作业;增产效果显著 , 以较低的工本换取较多的农业产值 。 正因为如此 , 化学农药自问世以来 , 发展迅速 , 很快被广大茶农所接受 , 并广泛的用于茶树病虫的防治 。 但由于人们对化学农药的认识不足 , 常出现不合理使用的情况 , 比如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农药 、使用频次过高、乱混用、随意增加单位面积内的使用量等 , 结果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 主要表现在:
1、害虫抗药性 害虫的抗药性是指害虫对某一种化学农药或 某一些化合物的耐受量增加 , 抵抗力增强的现象 。 害虫一旦产生抗药性 , 势必降低防治效果 , 增加农药用量 , 增加成本支出 , 减少经济收益 , 已成为世界农业病虫防治的一个突出问题 。 据有关部门测定 , 我国的棉蚜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增加了1800~3200倍 , 对氰戊菊酯的抗药性增加了1100倍;在茶树上 , 已发现日本的茶神泽螨对芬硫林、三氯杀螨醇 , 日本、斯里兰卡的茶小卷叶蛾对西维因、滴滴涕 , 斯里兰卡的 茶小蠹虫对狄氏剂均具有抗药性 。 据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测定 , 茶尺蠖3龄幼虫溴氰菊酯从1980-1990年的12年间 , 抗药性增加了6.54倍 , 对氰戊菊酯从1981-1990年的11年间 , 抗药性增加了9.84倍 。 现在不少茶叶经营者反映 , 有些原料防治效果很好的农药 , 却现在防治效果逐年下降;在少数地方 , 联苯聚酯已不能杀死低龄的茶尺蠖幼虫 。 这可能都与害虫 的抗药性有关 。
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机理 , 众说纷纭 , 但比较一致的有以下三点:一是害虫体内解毒酶系作用增强 , 及害虫体内通过解毒 酶系的活动 , 将有毒的物质分解为无毒的物质 。 二是神经敏 感性降低 , 很多化学农药是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 , 干扰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而使害虫死亡 , 害虫对某一物质的神经敏 感越强 , 则杀虫效果好 , 若神经敏感性由强变弱 , 反映出害虫对某一物质抵抗力的增强 。 三是遗传基因 , 即害虫对某一化学物质的遗传基因是随着继代而使抗药性增强 , 且这种基因是可以遗传的 。
长期单一的使用某一种农药 , 一年中频繁的用药 , 随意提高农药的使用浓度和用药量 , 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直接人为因素 。
2、害虫再猖獗 害虫的再猖獗是指应用某些农药防治某些害虫 , 起先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 , 虫口数量显著减少 , 但经过一段时期可能会引起防治对象或在防治时数量不多的其他害虫的大量发生 , 猖獗危害 , 这种现象称之为害虫的再猖獗 。
害虫再猖獗的原因 , 最主要是没有从农业的整个生态系统角度考虑使用农药 , 打破了生态系统中种群间的相对平衡 , 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动 。 在自然条件下 , 生物种群间总是相互制约的 , 每一种群间总是保持相对平衡和相对稳定 。 由于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 , 打破了这种平衡 , 造成昆虫相对贫乏 , 导致害虫的再猖獗 。
推荐阅读
- 当前茶园咋管理
- 区块链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区块链?
- 浴盐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浴盐怎么用)
- 茶园幼龄期的栽培管理
- 茶园施肥时间、数量与方法
- 茶园旱情严重,抗旱不允忽视
- 干旱后幼龄良种茶园的管理
- 茶园水分管理--灌溉方式的选取与设置
- 茶园水分管理--茶园灌溉
- 茶园水分管理--茶园保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