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 , 现实题材有许多制度性的制约、禁区是不争的事实 , 作为商业运作的电视电影产业 , 考虑宣传、发行的便捷、轰动效果 , 保证投资的回收放在首位等因素都无可厚非 , 但这些都不等于现实题材已经无路可走!浮躁与急功近利 , 是中国影视界的一个毒瘤 。 回避现实题材 , 或是满足于现状 , 实际是可怕的慢性自杀 。
可以对照的是 , 在相当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段 , 日本生产出了众多深刻反映变革中的人性冲突的精彩作品;而韩国影视似乎走得更远 , 将新时代的男女关系、道德冲突、社会阵痛一一表现 , 几乎触及到现实中的每个敏感的情感角落;并且在手法上业已纯熟 , 进入了某种“化境” , 商业因素和散文式、诗化表达结合得相当巧妙 。 这些都迫使我们深思与反省 。
文 , 变染乎世情 。 一定的艺术总是时代人情世态与精神气候的折射 。 当代的人物命运、人物心理和人物类型等成为了制作者们不可回避的课题已经成为现实 , 大家纷纷寻求“刁钻”、另类的题材 , 却少有人想过 , 实际上没有比人的内心更复杂、更不可捉摸的天地了 。 文明越加进展 , 人们则将不得不加倍关注自己的内心 , 因为惟有如此 , 个体才能保持平衡、平静、平常 , 以应对瞬息万变的现实社会 。
深入了解变革社会中的人物心理 , 将专业、科学的心理分析知识与古老、深厚的民族文化相结合 , 某种意义上来说 , 或将长久地占据市场发展的主动脉之一 。
二、心理范畴影视剧已经作出的探索
如果说没有人关注过本文论及的话题 , 那显然与事实不符 。 本文中所指的心理 , 不仅仅指典型意义上的心理反应 , 心理描写 , 更特别指向心理疾病(障碍)、乃至精神疾病范畴 。 这方面 , 我们未必没有先驱 , 也并非没有成功的先例 , 但始终没能形成气候 , 成为指引创作的一种思路 。 这跟其中的专业难度和深度不无关系 。
为便于对比 , 还是先简单谈谈电影在这方面的开掘 。
无论张艺谋当初是否考虑到《菊豆》的心理学角度 , 但这部影片却包含了强烈的窥阴癖色彩 , 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探索几乎都是由窥视与被窥来完成 。 老谋子也由此片奠定地位 。 而另一部由张建中导演的《雾宅》则讲述一个以恐怖症为题材的影片 , 以悬念为核心的定位没有问题 , 但严重缺乏精神卫生知识、情节漏洞太多、主题不明等毛病 , 结果被评为年度最差影片之一 , 并据称成为精神病学界的笑料 。 上影厂拍摄的《梦非梦》由秦怡前辈主演 , 由于她照顾精神分裂儿子的亲身体会 , 她将一位精神分裂症的母亲成功饰演 。
心理题材电视剧方面 , 无法不提及被誉为“首部反映家庭暴力”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 主人公安嘉和在家里家外的两重人格令人震惊之余又叫人叹息 , 人性就是如此的“局限” 。 安嘉和其实最值得怜悯 , 因为他是全剧真正的心灵脆弱者!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的周安华、穆昕两位教授在《论当代中国心理问题长篇电视剧》一文中 , 对心理电视剧的问世大加喝彩与殷切期盼 , 并称《不》剧为当代心理电视剧的抗鼎之作 , 应该说早已超越后生今日的思考 。 然而 , 两位先生在文中所列举的作品除了一部《不》剧以外 , 几乎全部都是涉案剧!严格意义上 , 《不》剧的诸多情节动因也运用了大量的案件 。 其实这一切早已偏离了两位先生的指引与呼吁的方向 。
坦言之 , 本人也以为案件剧中张扬、铺陈正义与邪恶的角力 , 阴暗与光明的较量 , 动感强、节奏快 , 从可视性方面当然大于生活流的作品;然而 , 倘若将心理剧局限、停留在犯罪心理学上 , 则同样反映了投资商的急功近利的心态;利用观众内心深处的某些欲望 , 渲染人性丑陋的一面 , 揭示社会疮疤等 , 违背了或者说起码不是最适合电视剧这门艺术形态的基本规律 。
推荐阅读
- 期盼清晰的中国人形象---浅论用专业心理知识"武装"中国影视
- 心理咨询师---缓解职场压力与自我调节的必备知识和技巧!!
- [精神科与心理科]关于精神卫生的基本知识
- 盛夏饮热茶的好处
- 苗族婚礼习俗介绍(苗族的婚礼习俗有哪些)
- 夜来香花的功效
- 龟背竹冬季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 琴叶榕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喜欢明亮的散射
- 犬温热的症状、预防与治疗
- 犬食盐中毒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