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话三题

    1978年10月 , 邓小平同志赴日本参加《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交换仪式 , 访问奈良唐招提寺、东大寺 。 84岁的森木孝顺长老为邓举行“茶道” , 表示了最诚挚的敬意 。
提起“茶道” , 人们总以为是日本人吃茶的礼仪 。 其实它的源起还是在中国 。 我国古代人吃茶似乎比现代人讲究得多 。 浙江余杭县的经山寺僧众的“茶宴” , 便是日本茶道的源头 。 在日本 , 饮茶传茶与高僧的关系密不可分 。 日僧圣一国师(弁丹)、南浦昭明、明惠上人等 , 均卓锡经山寺 , 带回了茶籽及制茶、饮茶诸法 。 日僧带回的“茶宴”精神礼仪结合日本自身的文化传统 , 便演进成了“茶道” 。 从“茶道”的“四规”——和、敬、清、寂来看 , 也与佛教禅宗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
大凡人们在静坐、交谈时都需要烟、酒、茶来提神助兴 , 益智消乏的 。 烟的历史极短 , 根本排不上号 。 酒 , 又为佛门清规所不容 , 这一来就剩下一个茶了 。 于是 , 茶与佛学禅悦便成了不可或缺的“知交”了 。 在我国 , 除了文人雅士 , 也就是和尚们讲究饮茶和饮茶的礼仪 。 这种礼仪往往又由一些最为著名的古代学者和高僧 , 把它推向高潮 , 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 在苏东坡的文集里 , 在一些古人的笔记小说和现代作家如林语堂、小品中 , 都洋溢着茶文化的芬芳 。
我认为 , 茶道不是少数人的专利 , 它也有文野之分 , 是多色彩多层次的 。 权官富贾有他们的“茶道”;高人雅士有高人雅士的“茶道”;民间樵夫渔父 , 甚而是引车卖浆者流 , 也有自己的“茶道” 。 各有各的规矩 , 各有各的乐趣 , 可以俗雅共尝 。 民间可以称为茶道的 , 拙人有幸领略过两次 。 一次是去闽南朋友家吃“功夫茶” , 一次是去湘西张家界途中游览桃茶源 , 吃的“擂茶” 。 这两次都给我全新的感受 , 都有饮茶的礼仪包含其中 , 使我至今回味 。 这是不是所谓的“茶道”呢?我认为是 。
在民间 , 以茶敬客也是十分普遍的 。 客人到家 , 升堂入室坐定之后的第一件事 , 就是奉茶 。 主人双手递过 , 客人欠身相让 , 一个说:“请吃茶!”一个答:“谢谢!谢谢!”“和”与“敬”都有了 , 这难道不是“茶道”么?只是简单了一点 , 也应该称为它是“茶道”——一种简化了的普及了的“茶道” 。 说到此处 , 想起“端茶送客”这个属于茶文化的特殊现象 。 在清朝 , 官场往来 , 饮茶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仪 。 但若主客之间关系平常或是主人厌客 , 那一份盖碗茶 , 客人是吃不下去的 。 主人一端茶碗 , 识趣的客人就要离座告退 。 表面上彬彬有礼 , 实则冷若冰霜 , 拒人于千里之外 , 这是“茶道”么?不是 , 因为它与“茶道”的精神格格不入 。 我想 , 在提倡精神文明的今天 , 提倡恢复“茶道”的精神也是应该的 。 且不说它应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 , 就是从人们的生活需要调剂 , 也有必要 。 有的朋友可能认为搞“茶道” , 讲究礼仪 , 挺麻烦的 , 节奏慢 , 不大合时宜 。 其实 , 日本也是快速发展的社会 , 人家的生活节奏也不会比咱们慢到哪里去 。 相反 , 越是快节奏讲效率的社会 , 越少不了这一类的传统文明——人在什么时代什么情况下都不是机器 , 人要过人的生活 。 有的朋友可能说这是复旧 , 其实 , 不是一切旧的都不好 , 正如不是一切新的都可爱一样 , 属于同样的道理 。 爱一样 , 属于同样的道理 。
茶与茶风俗
茶是四季常青的植物 , 茶叶是人们生活必需晶 , 利国利民 , 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 因此 , 茶在古代又是吉祥的象征 。 在某些茶区 , 每当吉庆之日 , 往往合家乃至全族欢庆于茶山上 。 《茶经》中就有“当吉庆之时 , 亲族集合歌舞于山上 , 山多茶树”的记载 。 明代《七修类稿》已经有以茶为婚礼的记载:“种茶下籽 , 不可移植 , 移植则不可生也 。 故女子受聘 , 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婚礼者 , 见其从一之义” 。   《红楼梦》中 , 王熙风打趣林黛玉云:“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 , 还不给我们家当媳女?”这种以茶作为姻亲礼聘的习俗 , 不仅仅在汉族 , 在不少少数民族中也相习成风 , 历久不衰 。 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 , 当然要带去许多珍贵礼物 。 也许在无数珠宝珍奇中藏人特别喜欢的就是茶叶 , 从此 , 就形成了藏人以茶为婚姻的象征习俗了 。   《西藏图考》中 , 就有“西藏婚姻……得以茶叶、衣服、牛羊肉若干为聘证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