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茶道( 二 )


新罗统一初期, 开始引入中国的饮茶风俗, 接受中国茶文化, 是新罗茶文化萌芽时期, 但那时饮茶仅限于王室成员、贵族和僧侣, 且用茶祭祀、礼佛 。 新罗统一后期, 是新罗全面输入中国茶文化时期, 同时也是茶文化发展时期 。 饮茶由上层社会、僧侣、文士向民间传播、发展, 并开始种茶、制茶 。 在饮茶方法上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
总之, 新罗统一时期, 新罗接受、输入中国的茶文化, 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 。 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 也开始种茶、制茶、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
二 高丽王朝时期
    这个时期在中国, 点茶茶道形成并流行, 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 茶馆兴起, 茶书画始兴, 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第二个高峰 。
高丽王朝时期, 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 是朝鲜半岛茶文化和陶瓷文化的兴盛时代 。 高丽的茶道——茶礼在这个时期形成, 茶礼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百姓中 。
(一)王室及朝廷茶文化
每年两大节:燃灯会和八关会必行茶礼 。 燃灯会为二月二十五日, 供释迦, 八关会是敬神而设, 对五岳神、名山大川神、龙王等在秋季之十一月十五日设祭 。 由国王出面敬献茶于释迦佛, 向诸天神敬祷 。
太子寿日宴, 王子王妃册封日, 公主吉期均行茶礼, 君王、臣民宴会有茶礼 。 朝廷的其他各种仪式中亦行茶礼 。
(二)佛教茶文化
高丽以佛教为国教, 佛教气氛隆盛, 禅宗中兴, 禅风大化 。 中国禅宗茶礼传入高丽成为高丽佛教茶礼的主流 。 中国唐代怀海禅师制订的《百丈清规》, 宋代的《禅苑清规》、元代的《敕修百丈清规》和《禅林备用清规》等传到高丽, 高丽的僧人遂效仿中国禅门清规中的茶礼, 建立韩国的佛教茶礼 。 如流传至今的“八正禅茶礼”, 它以茶礼为中心, 以茶艺为辅助形式 。 表演者席地而坐, 讲究方位与朝向 。
高丽王朝时期与新罗时期的明显区别不仅以茶供佛, 而且僧侣们要将茶礼用于自己的修行 。 真觉国师便欲参悟赵州“吃茶去”之旨, 其《茶偈》曰:“呼儿音落松罗雾, 煮茗香传石径风 。 才入白云山下路, 已参庵内老师翁 。 ”
著名诗人、学者、韩国茶道精神集大成者李奎报(1168-1241)也把参禅与饮茶联系在一起, 其诗有:“草庵他日扣禅居, 数卷玄书讨深旨 。 虽老犹堪手汲泉, 一瓯即是参禅始 。 ……”表现了禅茶一味的精神 。
(三)儒道两家的茶文化
高丽末期, 由于儒者赵浚、郑梦周和李崇仁等人的不懈努力, 接受了朱文公家礼 。 在男子冠礼, 男女婚礼, 丧葬礼, 祭祀礼中, 均行茶礼 。 著名茶人、大学者郑梦周《石鼎煎茶》诗云:“报国无效老书生, 吃茶成癖无世情;幽斋独卧风雪夜, 爱听石鼎松风声 。 ”
流传至今的高丽五行献茶礼, 核心是祭祀“茶圣炎帝神农氏”, 规模宏大, 参与人数众多, 内涵丰富, 是韩国茶礼的主要代表 。
道家茶礼, 焚香、叩拜, 然后献茶, 其源出于宋 。
(四)庶民日常用茶
高丽时代百姓可买茶而饮, 在冠礼、婚丧、祭祖、祭神、敬佛、祈雨等典礼中均用茶 。
(五)饮茶方法
高丽时期, 早期的饮茶方法承唐代的煎茶法;中后期, 采用流行于两宋的点茶法 。 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 宋朝使者徐兢一行访问了高丽, 徐后来著有《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但图已佚失, 惟文流传 。 其《茶俎》条记:“土产茶, 味苦涩不可入口, 惟贵中国腊茶并龙凤赐团 。 自锡赉之外, 商贾亦通贩 。 故迩来颇喜饮茶, 益治茶具, 金花乌盏、翡色小瓯、银炉、汤鼎, 皆窃效中国制度” 。 其时以中国团饼茶为贵, 茶具、饮法皆仿效中国制度 。 徽宗时, 是中国点茶道的高峰时期, 赵佶本人就是点茶高手, 亲撰《大观茶论》 。 高丽接受中国点茶道当不会晚于北宋徽宗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