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铁壶的历史演变:揭秘日本铁壶的发展历史】 “神农尝百草 , 日遇七十二毒 , 得荼(通茶) 而解之 。 ”茶最早起源于华夏 , 兴盛于唐宋时期 , 日本则通过僧侣来华取经学法时对茶文化进行汲取 。 镰仓幕府时期( 公元1185 年~1333 年)的高僧荣西禅师曾来华虔诚学法并习得宋时茶道 , 之后回到日本便写下《吃茶养生记》 , 此书被奉为日本茶学经典 , 荣西禅师则被尊为日本的茶祖 。
铁壶随几百年日本茶道演变而成 。 一般说的日本铁壶 , 在日本称为铁瓶或急须 。 在江户时代天明期(1780 年代)的古文书中记载有“铁瓶” , 铁壶在庶民间开始普及便是在这个时期 , 而到了幕府时期民间铁壶的使用更加普遍 。 铁壶起初在日本茶道中被称为铁釜 。 铁釜是没有提梁和壶嘴的 , 煮沸的水要用竹勺舀出来 。 因为使用时极不方便 , 后来就有人在铁釜的一面造出一个向外倒水的壶嘴 , 俗称为“流” , 又在釜的上面按了一个能将釜提起来的提梁 , 这样的铁容器就是铁瓶 , 也就是现在的铁壶 。 日本铁壶分为南部壶与京都壶两派:南部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南部 , 而是指日本历史上被姓“南部”的藩主统营的地域 , 其壶身与壶盖一体铸造 , 且古朴不加修饰 , 是寻常百姓家中的日用品 。 而京都壶 , 工艺精致 , 常镌刻汉诗词及文人绘画作为装饰 , 供殷实家庭购买 , 其壶身和壶盖并非通体铸造 , 壶盖是铜制的 , 属于收藏品范畴 , 以龟文堂、龙文堂、金寿堂、光玉堂四大堂号为代表 。 其中 , 龙文堂是日本铁壶史上第一家采用脱蜡法精铸铁壶的 , 名望影响日本及欧洲长达百余年 。 蜡铸法又称脱蜡铸造法 , 即先用蜡型雕刻成需要制作的形状 , 经过附砂、烤模后 , 将蜡融出 , 从而形成砂模 , 浇铸后将砂模打碎 , 取出成品 。 在龙文堂鼎盛时期 , 一年所造铁壶也不超过一百五十把 , 所以后世流传下来的当世铁壶极为稀有 。 龙文堂的创始人四方龙文制成的算玉型铁壶 , 上面铸有灵芝图案 , 色泽古朴 , 整体形态典雅敦厚 , 表面肌理斑驳淋漓 , 给人以浑朴之感 。 而波多野正平作为龙文堂家族二代釜师四方安平的其中一个得意门徒 , 在学艺大成后自立门户为龟文堂 , 且不断创新进取 , 除了堂内名釜师自成一格的壶风外 , 还有铸造了波千鸟系列的以山水、鸟、虫、兽、舟、桥、花、草、木为题材的铁壶 , 且其壶的提梁一律采用龟文堂发明的“S”形可拆卸式提梁 。 四方安平的另一位门生秦藏六在掌握了师傅的蜡铸法后对中国青铜器的文化研究极为热衷 , 在他后来所制的铁壶中总能隐约看到中国青铜器的影子 , 而且他还将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图腾纹样铸在自己的壶身和器件上 , 形成了其独有的风格 。 藏六釜师虽然没有创建自己的铁壶堂号 , 但他造的壶体上一般都有“藏六居造”“藏六二世”“三世”“四世”“藏六造”等章款 , 其壶身落款“藏六”一直代代相传 , 也可等同于藏六堂 。 在日本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使用铁壶 , 铁壶具高雅气质和浓厚文化传统 , 在当世多为茶道欣赏的雅玩之器 , 但其实用性也不可小觑 。 铁壶具有极强的导热性能 。 用铁壶煮水水开后 , 由于壶本身的温度还能继续将水温提高几摄氏度 , 这一点温度就可以使陈茶、老茶的香气、汤色完全激发出来 。 而且被铁壶烧开后的热水具有一定的二价铁离子 , 能够软化水质 , 使茶水入口更加顺滑、清甜、厚实且饱满 。 波多野正平初代所制的铁壶所用的铁都较为特殊 , 其表面都附有一层红斑 , 这种红斑铁壶跟其他铁壶相比 , 所软化的水更为可口柔顺 , 波多野正平初代小豆壶就是这种铁质 , 盈盈一握的小壶只够烧一壶水 , 这壶水的量只能泡一壶茶 , 但却也保证了每一壶茶叶都能泡到最好的水 。 日本铁壶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 在诸多壶上都铸有汉字诗词或汉字名言 , 有着中国书法绘画和茶文化的影子 , 很多老壶的壶身上都铸有汉字诗词或汉字名言 。 如另一把波多野正平初代的蟹兰花样的铁壶上另一面就是赖山阳的作品 。 而壶身或壶盖上的堂号和釜师标志也都用汉字来落款 , 龟文堂初期多用直式或横式的“龟文堂”“龟文堂造”等印记印在壶把下方与壶嘴对应处 , 底章则用“正平之印”“龟文之印”的四方章 。 日本铁壶不仅极具文人气质 , 而且装饰华丽细节细腻 。 一般采用生铁铸造的日本铁壶 , 部分铁壶选用铜制作壶盖是因为铁的壶盖一经蒸汽熏较易生锈 , 早期壶盖材质中有一种由七种金属熔铸车制的壶盖 , 通称“七宝铜盖” , 这种铜盖看上去有紫铜、黄铜等好几种有色金属的颜色 , 有的还有浮雕式的自然凹凸肌理 。 日本铁壶中的好壶一定是原壶配原盖 , 特别是名釜师的壶盖 , 都是与壶身浑然一体 。 所以 , 就连在壶盖上的摘钮都别具匠心 , 每个堂每个名釜师都具有其不同的风格 。 壶盖的钮座也同样是别出心裁 , 花样百出 。 日本铁壶都是手工完成且每个都花费了釜师大量的心血 , 因为外形的唯一性 , 所以没有一个铁壶是一样的 , 据说当年波多野正平做一把壶从定制到交工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 光定制就要当时一套房子的价格 。 但时至今日 , 那些极具盛名的制作大师几乎都已不在人世了 , 日本铁壶的制作高峰也已随着二战而中断(因战争对钢铁的需要 , 日本几乎将整体铁壶作坊全部关闭) 。 目前 , 除了日本南部铁壶仍有创作和生产 , 一直备受关注的京都壶在昭和年间已销声匿迹 。 现代的日本铁壶 , 大多为工业产品或是旅游纪念品 , 其精美程度和艺术成就也远远无法与当年相比 。 但据统计 , 日本老铁壶生产总量在三十万只左右 , 经岁月洗礼 , 如今保存下来的不到当初的一半了 。 曾经的日本铁壶 , 如今已可被视为百年难得的珍贵古董 。
推荐阅读
- 日本铁壶在历史中的记载:探寻铁壶的历史轨迹
- 京都壶的兴起与发展:京作壶的主要特色有哪些
- 天明壶的兴起与发展:天明壶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 芦屋壶的诞生与消亡:日本芦屋壶有多少年历史
- 铁壶中的汉文化:铁壶名釜师对中国文化有多了解
- 关于铁壶的由来:追溯日本铁壶的演变和历史轨迹
- 日本铁壶的发展史:铁壶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
- 南部铁壶简史:关于日本南部铁壶的历史介绍
- 世界滇红之乡凤庆和凤庆滇红的那些事!
- 祁门红茶的历史、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