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珍|凌云格桑花︱江花( 七 )


为了支持这对有乡村振兴之梦的夫妻圆梦 , 中国科学院西藏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西藏研究所 , 也派出6名技术员 , 帮他们优化种植技术 , 并对古老土地进行土质改良 。
土地是生存之本 , 它最直接地与人类的苦乐相伴 。 改良土质 , 就是改变苦乐的比例 , 改大幸福的指数 , 改高美好的程度 。
就这样 , 经过反复尝试 , 一次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终于让远道而来的蔬菜种子在唐嘎的土地上 , 在高冷的拉萨河畔安了家 。
白菜、西芹、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椒……各种蔬菜在雪原中傲然挺立的大棚里生机盎然地生长着 , 使这片古老土地的冬天焕发出郁郁葱葱的春夏之色 。
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希望在燃烧 , 热血在澎湃 。 寒冬大棚里蔬菜的春天 , 也就是次仁曲珍夫妻脸上的春天 。 他们的心花开了 , 芬芳荡漾的 , 还有绵延的光芒 。
随之而来的 , 就是经过了纠结、焦灼、苦捱折磨之后的穷达村乡亲们脸上的春天 。 在春色之外的 , 还有抑制不住的心动和异口同声的艳羡 。 那以后 , 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主动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到他们的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古老的土地因次仁曲珍夫妻的新垦 , 焕发出振兴的腾达 , 穷达村也从此骄傲地更名为琼达村 。
“琼” , 既指美玉 , 又喻事物的美好 。
那段时间 , 达孜引进了一家奶牛场 , 并将农牧民的牲畜集中饲养 。 有饲养场 , 就需要饲料 , 政府希望种植大户与饲养场合作 , 在种植粮食蔬菜的同时也种植饲草 , 饲草喂牲口 , 牲口粪便种饲草 , 以实现绿色循环的经济发展格局与美丽乡村振兴的双重目标 。
于是 , 次仁曲珍夫妻便对自己的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门类进行了科学调整 , 在紧盯绿色蔬菜需求的同时 , 开始了饲草的种植 。
拿种植粮食的土地来种草 , 这两口子疯了?土地种青稞种土豆种蔬菜可以吃 , 用来种草卖不掉咋办?难道也像牲口一样吃草吗?农民的传统思维接受不了无公害种植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思路 , 直到发现种饲草的产值大大高于种粮食的产值时 , 才改变观点 。
几年来 , 次仁曲珍夫妻的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范围不断拓宽、经营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大幅增长 , 逐步形成了以青饲玉米、黑青稞、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 , 合作社年创收从最初的30万元增长到如今的1000多万元 。 到目前为止 , 他们先后流转4300多亩土地 , 为村民直接增加租金收入357万元 。 村民们将自己的土地流转之后 , 光蔬菜基地 , 便有26人上班 , 年收入达到37000元到38000元 。 因饲草基地存在季节性种植问题 , 50多名临时工的年工资也能达到15000元到16000元 。 除此以外 , 合作社每年还拿出30万元给村民分红 , 每人分红3000元 , 即便是残疾人、老年人 , 也都能享受到合作社的红利 。
通过土地流转 , 村民的年收入有三份:土地流转费用、务工工资和年底分红 。 而在未进行土地流转之前种青稞或土豆 , 一亩地的收入也就五六百块钱 , 而今光土地流转费一亩地就能拿到900元 , 还能在家门口赚钱 , 村民觉得真是太好了 。
从一个普通农民 , 到成功的创业者 , 再到回乡发展种植产业、振兴乡村 , 次仁曲珍充分感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快乐 。 她有信心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宽更远 , 有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
这些年 , 次仁曲珍默默地付出 , 获得了不少荣誉:全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西藏自治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带头人、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奉献奖、2021年度西藏“十佳农牧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