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的城市经济

2013年萧县地区生产总值186亿元 , 三产比例28.8:40.4:30.8;财政总收入11.7亿元 , 工业增加值47.6亿元 , 固定资产投资140.2亿元 , 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亿元 , 新增贷款14.3亿元 , 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8800元 , 农民人均纯收入8063元 , 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0.2% 。
2014年 , 萧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5亿元 , 财政总收入完成13.4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7.3:41.0:31.7 , 二产、三产分别提高0.6、0.9% , 三产比重提升超过二产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3亿元 ,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亿元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4亿元 , 新增存款28.7亿元 , 新增贷款9.4亿元 ,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万元 , 主要指标位居宿州市前列 , 部分指标安徽省领先 。
2015年 , 萧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0亿元 , 财政收入15亿元 , 三次产业比例为26.5:41.2:32.3 , 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 , 工业增加值74亿元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亿元 , 新增存款42亿元 , 新增贷款19.7亿元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52元 。萧县被称为中国水果之乡 , 是中国最大的胡萝卜和葡萄种植基地(萧县胡萝卜)、(萧县葡萄) 。水果种植面积达到了60万亩 , 年总产量超过6亿公斤 。农业主导产业有粮食、水果、蔬菜、畜牧、林业、棉花等 。萧县已形成“三大片一条线”的水果生产布局 , 三片即北部黄河故道梨、苹果、甜瓜产区 , 中部优质鲜食桃产区 , 东南山区优质葡萄及樱桃产区 , 西部沙河沿岸苹果、黄桃产区 。一线及黄河故道水晶梨、园艺总厂酿酒葡萄、郑腰庄萧国圣桃、姬村石榴、徐里巴斗杏等特色水果产区 。2013年粮食总产100万吨 , 实现产值110亿元 。连续三年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 首次确定为省“肉羊养殖大县” 。4个国家级标准化基地和养殖小区通过认定 , 新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改革创新试点县 。
2014年 , 萧县粮食总产110.7万吨 , 实现“十一连增”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8家 , 新增合作组织550个、家庭农场172家 , 建成国家级果蔬标准示范区4个、省级2个 。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1个 。实施森林增长工程3.2万亩 , 森林覆盖率34.9% 。农机总动力158万千瓦 , 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小农水重点县获得批准 , 农田水利投入资金2.3亿元 , 新打修复机井875眼 , 疏浚治理大中沟91条 。岱河上段和利民沟治理发挥作用 , 淮水北调工程完成征迁 , 闸河治理主体完工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有序推进 , 流转土地21万亩 。萧县工业发展历史久远 , 历经沧桑 。公元9年 , 出现铸造银、铜质钱币的造钱工厂;北宋年间 , 开始出现陶瓷生产 , 神宗元丰年间 , 开始出现小煤窑 , 苏东坡曾作《石炭歌》赞之 。萧县是中国重要的防腐产业基地和防腐产品出口基地 。2005年 , 被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命名为“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 。萧县瓷质抛光地板砖被誉为“安徽第一砖” , 获得“中部瓷城”的称号 。萧县是安徽最大的绿色皮革加工生产基地 , 青龙集是全国四大皮毛专业市场之一 , 合成革上下游产业链基本建成 。201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16.4亿元 , 龙城镇和张庄寨镇评为省产业集群镇 , 省新农村电气化县顺利通过验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