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建人的粥,凭什么三分天下?( 三 )


“猫仔粥”是福建诏安县特色小吃 。 名字听起来有点吓人 , 实际里面并没有猫肉 。 相传南宋抗元大臣陆秀夫和幼帝赵昺(bǐng)流落闽南沿海 , 当地渔民用喂猫剩粥施舍给他们 。 后来君臣崖山蹈海 , 御厨回到闽南老家 , 将“猫仔粥”传诸于世 。 此粥要用事先蒸好的糯米 , 和鲜虾、鱿鱼、肉片一齐放入猪骨汤中翻煮 。 待糯米入味 , 即刻捞出 , 加入菇丁、鱼片、鸡丝等生料 , 猛火继续煮沸 , 吃时撒上蒜珠、香菜 , 米粒嚼之韧弹 , 粥汤饮之鲜爽 。


“广东粥”不产自广东

泉州金门县民居 , “燕尾马背”的屋脊是其特色 。 图/图虫·创意
在四面环海的泉州金门县 , 沿街餐厅都挂着“广东粥”招牌 , 让游客满头问号 。 好奇地点一份 , 却上了一碗“浓羹” , 但见汤如玉髓 , 菜若翡翠 , 猪肝细腻嫩滑 , 鱼丸胶脆弹牙 。 咕噜下肚那一刻 , 感觉胃也化成了岛上的古厝 , 迎接南洋的海风 。


喝口金门“广东粥” , 米化了 , 心也化了 。 图/mikelucky“广东粥”最大的特点 , 就是煮得看不见米为止 , 把支链淀粉的精华全都打散到汤里 , 是下南洋的先民 , 将带回来的粤菜当地化的“分子料理” 。 明末清初 , 大批福建、广东人远赴南洋谋生 , 金门人就汇入到“过番”的洪流里 。 他们在东南亚打拼扎根 , 彼此家乡食俗也相互融合 , 一碗“广东粥” , 浓缩着闽粤两省人的异乡奋斗史 。


叫“菜粥”却是肉粥

平平无奇的 “菜粥” , 碗中深藏功与名 。 图/图虫·创意
明朝万历年间的《福州府志》说:“农历正月廿九煮菜粥” 。 能将名字列入古代典籍的粥 , 一定不会太“菜” 。 “初代”菜粥 , 用粳米、蔬菜和菇丁虾米打底 , 绿白相间 , 爽口咸鲜 。 后来为了增加黏稠度改换糯米 , “web2.0”时代的菜粥 , 用料更加丰富 , 在原有基础加入芹碎、蒜末、葱油、海蛎、肉丝等 。

福建客家土楼 , 也像吐纳天地的巨型粥碗 。 图/图虫·创意
菜粥属客家风味 。 唐代安史之乱后 , 洛阳一带的移民进入闽南地区 , 这些流落千里之外的河洛郎 , 将中原菜粥“入乡随俗” , 加入闽地海味 , 成了如今独具风格的福建菜粥 。


叫“河粥”却是山粥
闽西的“河祇粥” , 最早出自欧阳修“好基友”宋祁的《雞跖集》 , “河祇”是河神的意思 。

闽西龙岩的瑶柱深海鱼片粥 。 摄影/刘艳晖
宋祁在书中说 , 此粥源于武夷山神吃了河神的供品小鱼干 , 掀起“厨房争夺战” , 在武夷山神的主场 , “河祇粥”就是“山粥” 。 巧合的是 , 宋祁的后辈 , 南宋美食家林洪在《山家清供》中 , 记载浙江天台山也有类似的鱼干做粥风俗 。

漳州姜丝鱼片粥 , 给你“将将好”的温柔 。 图/视觉中国
原来 , 西晋永嘉之乱后 , “衣冠南渡”的客家先民 , 在闽西的武夷山脉“逐山而居” , 筚路蓝缕的开荒过程中 , 江浙食俗也融入当地 , 所以才有了上面的巧合 。

一碗粥 , 浓缩着福地乡愁福建的粥 , 藏着山海情缘 , 浓缩物华天宝 。 既能清新脱俗 , 也可人间烟火 , 如同闽地丰富多元的文化一样 , 闽粥也如“大观园”里群芳斗妍 。

三明宁化客家粥 , 每一粒都见火候 。 图/图虫·创意在福州 , 有“一口龙眼一勺粥”的龙眼白粥 , 与杏同煮的“真君粥” , 以及清凉温补的“鸭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