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咖啡因确实会降低昆虫食欲 , 让昆虫大脑错乱(无法正确传递与接收讯息) 。在1990年代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进行一项特殊实验 , 研究员喂食蜘蛛各式各样的精神活化物质 , 观察这些物质是否会影响蜘蛛的织网技术 。结果吃了咖啡因的蜘蛛织出奇怪的立方体 , 而且完全无用的蜘蛛网 , 不仅角度歪斜 , 网孔也大到足以让鸟飞过去 , 没有对称性 , 也找不到中心点 。(相较于吸食大麻或 LSD 迷幻药蜘蛛所织出的网 , 这张咖啡因蜘蛛网更诡异 。)「嗑药」的昆虫与嗑药的人类一样 , 会做出鲁莽冲动之举 , 因而吸引鸟类和其他掠食者注意 , 后者也许会开心收下植物的“馈赠” , 把这些「嗑药」后乱舞或是踉跄的虫子捉了吞下肚 。
人类利用植物自制的化学物(又名生物碱)改变意识状态 。其实多数生物碱一开始是为了防御攻击者 , 不过即便在昆虫界 , 剂量(浓度)决定生物碱对昆虫是毒或不是毒 , 如果剂量够低 , 用于防御攻击者的生物碱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目的:吸引昆虫 , 确保昆虫成为一来再来的忠心耿耿授粉者 。这似乎正是蜜蜂和一些会自制咖啡因植物之间的写照 , 两者的共生关系透露一些重要讯息 , 得以进一步了解我们人类与咖啡因之间的关系 。
故事始于一九九○年代 , 当时德国研究员意外发现 , 有几个品种的植物[不仅是咖啡与茶 , 也包括柑橘科( Citrus family )还有其他几种植物属
的花蜜会分泌咖啡因 , 作用是吸引昆虫而非驱赶昆虫 , 这是演化出现意外(咖啡因不小心从植物其他部位渗漏出来)? 还是略带“狡诈”的一种适应力?
英国教授杰罗尔丁. 莱特( Geraldine Wright )在偶然情况下 , 发现这篇德国论文 , 当时她是英格兰新堡大学年轻讲师 , 从植物学家跨界成为昆虫学专家 , 现在则在牛津大学的动物学系任教 。她告诉媒体:「我们当时不知道咖啡因为何会出现在花蜜上 。 」 因此她在2013年进行简单又不贵的实验 , 希望能找到答案 。她诱捕一群蜜蜂 , 然后用「紧身衣」固定它们 , 让它们不能乱动 , 只能把头伸出无顶的巢口(该巢口约一只蜜蜂的大小 , 所以称紧身衣 。)莱特用滴管喂食蜜蜂不同的糖水 , 糖水掺了浓度不一的咖啡因 , 有些糖水则完全不含咖啡因 。每次她喂食蜜蜂一滴「假花蜜」时 , 也会喷一些香气 , 目的是想知道蜜蜂会多快学会将这种香气和有东西可吃(奖酬)联想在一块 。
对于实验装置 , 她指出:「真得很简单 , 技术含金量低 , 也不需要资金 。 」 好吧 , 但是你要如何确定蜜蜂对食物的偏好? 「这也很简单 , 」莱特说:「如果它们想吃什么 , 就会伸出口器和舌头 。 」
莱特发现 , 蜜蜂较能记住含咖啡因花蜜的气味 , 胜过纯糖水的花蜜气味 。(她的研究结果发表于2013年《科学》期刊 , 取名《花蜜中的咖啡因强化授粉昆虫对奖酬的记忆》 。)即使咖啡因浓度低到蜜蜂嚐不出来 , 但只要花蜜含咖啡因 , 就足以协助蜜蜂快速学习 , 记住该花朵的香气 , 进而对该花朵产生偏好 , 漠视其他花朵 。
你可以看到为什么咖啡因对花那么重要:它让授粉昆虫记住这种花 , 并专情于这种花 , 频频回来光顾它 。正如莱特在该研究报告中所言 , 含咖啡因的花蜜会「让授粉者更专情」 , 也就是授粉昆虫与花朵之间有「忠贞不二的关系」 。你让授粉者吃到低剂量的咖啡因 , 后者会记住你这朵花 , 然后更频繁地回来找你 , 选择你而漠视其他植物 , 因为后者无法提供同样的刺激 。
其实我们不知道蜜蜂吃了咖啡因后 , 是否有任何感觉 , 只知道咖啡因有助于增加它们的记忆力 , 这点似乎对人类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接下来的实验 , 经费更庞大 , 设备与装置更讲究 , 也包括把人造花置于更逼真的环境里 。研究结果与莱特的发现几乎一致:蜜蜂会记住含咖啡因花蜜的花朵; 蜜蜂会一再回来在这些花朵上采蜜 。更重要的是 , 咖啡因的影响力之大 , 就算这些花已经不再流蜜 , 蜜蜂也会继续回来找这些花 。这个实验由马格丽特. J.库维隆( Margaret J. Couvillon )主持 , 她在二○一五将结果发表于《当代生物》( Current Biology ) , 文章标题是〈含咖啡因花蜜诱惑蜜蜂增加采蜜次数以及招募同伴的行为〉 , 这实验提出了一个合理的问题:授粉者与自制咖啡因植物之间相互配合、共同演化的过程中 , 谁受益更多? 答案似乎是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