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衡,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包括哪三种?


度量衡,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包括哪三种?

文章插图
分别是度量衡: 度——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量——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 。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
扩展资料
统一的意义:
第一、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第二、对赋税制和俸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
第三、有利于消除割据势力的影响;
第四、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利用《商鞅铜方升》插图,加深对商鞅统一度量衡的认识 。
中国古代\”度量衡\”分别是什么?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的统称 。
度是计量长短,
量是计量容积,
衡是计量轻重 。
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父系氏族社会末期 。传说黄帝“设五量”,“少昊同度量,调律吕” 。度量衡单位最初都与人体相关:“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掬,两手谓之溢” 。这时的单位尚有因人而异的弊病 。《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身为度,称以出”,则表明当时已经以名人为标准进行单位的统一,出现了最早的法定单位 。商代遗址出土有骨尺、牙尺,长度约合16厘米,与中等身材的人大拇指和食指伸开后的指端距离相当 。尺上的分寸刻划采用十进位,它和青铜器一样,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和技术水平 。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各国度量衡大小不一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商代牙尺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奠定了基础 。
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是怎样的【度量衡,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包括哪三种?】度量衡器具
在度量衡的单位中,以度的换算规则最为简便,周代以前的长度单位名称经过《汉书·律历志》的整理,保留了寸、尺、丈三个,并在寸位以下加“分”位,丈位以上加“引”位,都是十进制换算,这就是五度 。《孙子算经》卷上有“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一秒,十秒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的说法,这些小单位一般都是算数学者使用,所谓“度长短者,不失毫厘”,就是表示算数学者在测量时应该精确至微小数的意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