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知无言 知无不言什么意思


成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国人耳熟能详 。
该成语出自宋代苏洵《衡论?远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献可者,于其职业,可谓无所愧负矣” 。意思是:知道的事情就说出来,既然说了,就不要有所保留 。显然,这是一种难得的诚以待人、虚怀若谷的为人品格 。
近日品读老子《道德经》,竟发现借用这句成语的语境,恰好能刻画我如下心得感悟:
第一,老子之“道”与“无”的思想,深不见底,奥妙无穷,想彻底弄懂吃透难之又难;无数人趋之若鹜,欲罢不能,正是老子思想永恒魅力之所在 。
第二,老子提出“道”和“无”的思想,并非故弄玄虚,后人陷入“坐而论道”境地不能自拔,知“无”难尽,并非老子初衷 。
第三,老子思想的真正期待应该是:“观”而有所悟,悟而敏于行 。
有感如此,特撰写本文,与大家分享 。
01言“无”难尽,实属必然“无”是老子整个思想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范畴 。庄子曾说:“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庄子●天下》) 。显然,庄子在此提及的“无有”和“太一”,其实就是老子的“无” 。
老子的“无”大概可从四个方面去理解:
其一,作为人的主观认识试图企及与把握的“无” 。
老子认为,人只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所谓“天人合一”),并非独立于自然而存在的“客观”观察者 。所谓“观其妙”或“观其缴”,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互动 。庄子表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庄子《齐物论》) 。他这里的“言”,就是人去“观”的结果,是人所获得的经验和知识(所谓“妙”和“缴”) 。但这种知识,只是“我”的知识,而非某种超验的、或者“客观的”、“永恒的”知识 。因为人对世界的观察和了解,并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纯粹”的知识,而是要通过这一过程实现自我的反观和内省,从而达到自身人格的完善和提升,此即所谓“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道德经》第23章) 。(以下只提章数)
老子主张,人主动探究世界的目的,是要拜自然为师,以获取经验和知识,以便体认并效法自然,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 。这既是一个“观”天地万物、“格物致知”(王阳明《传习录》)的过程,也是人自“观”自省、自我提升、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认识实践过程,人才能成为“修道者”、“治道者”和“得道者” 。
其二,作为未知世界客观存在的“无”
《道德经》开门见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里的“可道”和“可名”,就是人们通过“观”所获得的知识(众“妙”),而“常道”和“常名”才是人们要去认识的对象,特别是认识对象中尚不可能为人们所把握的那部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