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冬节圆

【做法|冬节圆】到北方念书 , 听当地人管汤圆叫元宵 , 有点不可思议 , 毕竟汤圆不仅仅在正月十五才能吃得 , 按照我家乡潮汕的风俗 , 冬至也要吃汤圆 , 因此我们又叫它“冬节圆” 。
别看元宵和汤圆的外形近似 , 又都有着甜美圆满的寓意 , 其做法却不大一样 。 元宵是用结实的小馅 , 蘸上水在糯米粉里滚制而成 。 汤圆则类似于包饺子 , 先揉好糯米粉皮 , 再把馅料包进去 。
潮汕的汤圆跟普通的汤圆不同 , 无馅 , 实心 。 是不是因为平原地处省尾国角 , 大自然馈赠之物不多 , 拼搏与磨难使人活得粗粝而又简单 , 对吃东西不大讲究?实际上似乎并非如此 , 否则哪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潮州菜?哪有每一细节皆充满仪式感的功夫茶?我宁愿相信这是一种留传下来的食俗喜好 。
现在 , 想吃汤圆当然容易 , 自己不用动手 , 到超市买一袋速冻的 , 打开一煮便成 。 可若是搁在当年 , 就没那么轻松了 , 够我们一家人张罗个好几天 , 先将糯米舂成米粉末儿 , 放在大太阳底下晒个干爽 。 到了冬至前夜 , 祖母就会将餐桌收拾干净 , 用凉开水把糯米粉末和好并用力揉压成团 , 其效果如何?有经验的只需抓一把再让它慢慢滑落 , 以粘连不断为佳 。 搓冬节圆了 , 全家老少齐上阵 , 捏一点放入手心 , 用两手将它搓成弹珠样 , 放进一只撒上细粉的竹匾里晾着 。 我们兄妹三个搓出来的丸子大小不一 , 祖母也不怪责 , 还笑着说有大有小 , 这才是真正的“父子公孙圆” , 吃了老少都能平安 。 搓完冬节圆 , 祖母拿一层湿湿的白纱布将其遮住 , 既防蚊虫又防干裂 , 待明早再煮 。
当天晚上 , 不只我们 ,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觉得长夜难熬 , 盼着天快点亮起来 , 好把这黏黏糊糊、甜得窜喉的冬节圆变成肚中之物 , 所以也难怪有童谣这么唱 , “冬节夜 , 啰啰长 , 甜圆未煮天唔光” , 而事实上也并非完全是心理作用 , 一年之中 , 冬至夜的确最长 。
冬至一大早 , 祖母煮好红糖汤 , 将冬节圆下锅 , 雪白的丸子一下就被酱成棕黄色 。 再放点陈皮进去 , 既可解腻 , 又别有风味 。
冬节圆煮好了 , 先盛一大碗祭祖 , 再拜家里的地主爷、公婆母、司命君、井神、碓神 , 最后才轮到我们自己 。 天冷 , 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冬节圆 , 好吃又暖身 , 十分惬意 。 吃剩的冬节圆 , 让它自然冷却 , 表面凝着一层红糖浆 , 丸芯也变得有点硬硬的 , 第二天不用再热 , 吃起来更有嚼头 。
每次吃完冬节圆 , 我们就会急猴猴地往学校跑 , 那天若是谁迟到 , 同学们就会大声起哄 , 说某某同学被冬节圆粘住了 , 十分羞人 。
此外 , 潮汕还有一种类似于汤圆的食物 , 带馅 , 当地人叫“鸭母捻” , 大概是觉得它浮在清汤里 , 好似凫水的白鸭子 。 过去卖鸭母捻 , 每碗三粒 , 每粒的馅都不一样 , 形状也因此略有分别 。 其实对于煮熟的鸭母捻 , 透过半透明的皮子就能猜到 , 它包的是芋泥馅、豆沙馅、芝麻馅 , 还是瓜册馅 。 瓜册是以冬瓜肉为原料 , 切薄片 , 制成蜜饯 。 鸭母捻很甜 , 很软和 , 老人小孩都爱吃 。 听说潮州市有家叫“胡荣泉”的老字号 , 鸭母捻做得不错 , 可惜一直没机会尝试 。
家乡还有一种糯米糍粑叫“落汤钱” , 传说是人们为了粘住“五谷母”的快嘴而发明的 , 省得这位主管五谷的神仙向天庭泄露人间太多的秘密 。 过去 , 落汤钱的做法是在糯米粉团煮熟后置于陶盆里 , 用木棒反复擂搅 , 使它变得更加柔滑更具韧性 , 然后将它捏成舌头大小的块状 , 滚上花生碎末、芝麻与白糖粉混合的蘸料 。 现在的人喜欢将熟糯米团油煎至两面微脆 , 再切块装盘 , 这样吃起来既不绵软 , 又带着火气 , 我个人并不推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