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壶春点生煎 , 服务员个个“惜字如金”;到虹口糕团买小吃 , 员工边“斗地主”边做点心;想吃老半斋的脆鳝面 , 标榜“现炒”的浇头竟是凉的……如此种种 , 都是采访人员在老字号店铺里的亲身遭遇 。 12月20日 , 据上观新闻报道 , 上海多家久负盛名的老字号频频出现“不争气”时刻 , 既让多年照顾生意的老街坊连连摇头 , 也令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大失所望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历史|员工边“斗地主”边做点心,老字号是怎么变得难吃的?】近年来 , 老字号“摆烂”已经不是什么新闻 。 不仅是上海 , 其他地方的老字号同样有类似情况 。 北京全聚德、天津狗不理、长沙火宫殿、杭州知味观……遥想当年 , 这些名字哪个不是如雷贯耳 , 以本地美食文化代言人的身份 , 承载着众多父老乡亲的骄傲?然而 , 由于进取精神不足、性价比低、服务意识缺失等原因 , 它们逐渐被贴上了“吃老本”“店大欺客”“骗外地人”等负面标签 , 陷入了重重争议 。
对此 , 有人痛心疾首 , 认为今天的经营者忘掉了传承的意义 , 对老字号的历史价值不知爱惜 。 也有人“大胆开麦” , 直言某些老字号本来就是“盛名之下 , 其实难副” 。 爱也好 , 恨也罢 , 总而言之 , 不论是“恨铁不成钢”、盼望老字号重上巅峰的本地老客 , 还是更多只凭消费体验“用脚投票”的普通消费者 , 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出:哪些老字号正走在“下坡路”上 。 这些老字号的经营者 , 但凡对手中历经百年风雨的招牌有半点感情 , 都该想方设法避免被市场淘汰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沿着历史的河流向前回溯 , 每家老字号都曾“年轻”过 。 它们之所以能在同行之中脱颖而出、屹立不倒 , 以“老字号”的身份为今人所知 , 不是因为它们自带光环 , 而纯粹是因为它们在市场竞争中证明了自己 , 因此有资格成为时间维度上的“胜利者” 。 从这个角度上看 , 如果没点压箱底的“真本领” , 老字号根本不可能存活至今 。 而今 ,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 老字号只要能够重拾初心 , 拿出竞争的斗志 , 不难将其优势发挥出来 。 反之 , 如果老字号自认为躺在历史资源的金山上 , 终日“倚老卖老” , 其最终归宿恐怕只有被送进历史博物馆一途 。
面对老字号 , 大多数消费者都是有感情的 。 对本地人而言 , 老字号联结着一城一地的历史文脉 , 能够勾起不少人的童年回忆 。 而对外地游客而言 , 老字号也常常扮演带领他们认识新城市的“民俗向导” 。 很多时候 , 人们衡量一块招牌的价值 , 依据的都是这块招牌走过的年头 。 时光的沉淀 , 给这些招牌留下了独特的底蕴 , 也让它们显得格外厚重 。 因此 , 我们常常在网上看到各地的人为本地老字号的“倒掉”伤感落寞 。 面对消费者的信任和偏爱 , 老字号的经营者还应多一些“重任在肩”的意识 。 只有积极回应市场期待 , 革除经营积弊 , 告别“倚老卖老”的怠惰心态 , 才能让老字号历久弥新 , 经受住市场的考验 。
推荐阅读
- 钵仔糕|大娘路边卖“彩馒头”,3元一个,路人嫌贵,顾客:不吃别挡道!
- 牛腩|没想到牛肉汤背后,还有这么精彩的故事:中国历史果然离不开吃货
- 大料|想吃蘸串再也不用去路边摊买了,方法和技巧全都告诉你,一看就会
- 烧烤|这家大牌档扎根集美11年,开在学校边,每次集会都来这,海鲜、烧烤、川菜都有
- 鸡蛋|70岁奶奶的鸡蛋饼秘方,3分钟学会,营养美味,再也不光顾路边摊
- 小吃|街边小吃脆炸火腿怎么做才入味?
- 炸鸡柳|教你做街边美食“炸鸡柳”,几块钱做一盘,外酥里嫩,超级美味
- 野菜|路边大婶卖野“地菜”,5元一大包,鲜嫩营养高,拿来包饺子最好
- 黄豆粉|汤圆别直接煮着吃了,多加一步,好吃不甜腻,堪比街边小吃,香!
- 泡打粉|零难度车轮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