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蒸肉|老百姓卖个胡辣汤、肉夹馍,也要被不干正事的“正宗协会”宰一刀?( 三 )



官方大力扶持 , 潼关县的人民自然也努力追求共同发展 。
随着潼关肉夹馍名气的提升 , 每年从全国各地来到潼关学肉夹馍的人越来越多 。 官方的免费培训班难以满足越来越多的人数 , 各种私营的肉夹馍培训学校开始成立 。
随着经营者增多 , 很多店主也自发组织交流 , 只为帮助更多人能快速学习、开店 。
据一位潼关当地店主介绍说 , 主流的学习肉夹馍的方式颇有中国传统的师徒味道 , 想要当学徒的人在潼关不断试吃 , 最终选择味道最好的一家 , 然后才会去这家店当学徒工 。
可以说 , 潼关肉夹馍的传承就是不断将好的技术发扬下去 , 同时将不好的技术淘汰掉的过程 。

如果真按照两家协会收取加盟费的方式 , 只会阻挡他人对传统小吃的传承热情 , 同时也会使得整个行业创新性降低 。
事实上就连“逍遥镇胡辣汤协会”、“潼关肉夹馍协会”在宣扬自己的时候 , 都知道告诉大家自己是拥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小吃 。
既然是一个拥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小吃 , 那必定是一代又一代数不清的当地人共同努力经营出来的结果 , 怎么这些协会就敢将其纳为自己的私产?
03
两家协会的理由非常简单——为了标准、为了正宗、为了做大做强 , 并宣称一切是为了行业好 。
我个人是极其反感“正宗”这个词的 , 传统小吃同样也是小吃 , 对于广大食客来说 , 好吃与否才是最重要的 , 至于正不正宗?真的重要吗?
不信看看正宗的老北京豆汁 , 别说大多数外地人都难以忍受 , 很多老北京人也都望“正宗”而逃 。
所谓众口难调 , 不仅南北、东西差异大 , 不同年龄段对口味也有区别 。 饭馆开在什么省份 , 什么地段 , 就已经决定了一部分口味 。
难道靠一块“正宗”的牌子 , 就能强迫不同口味的消费者 , 每天按时进店消费?
更何况即便是“潼关肉夹馍协会”的会长王华峰又如何敢谈“正宗”二字?
根据渭南市人民政府2016年的一篇报道 , 现如今的“潼关肉夹馍协会”会长在1993年时也不过是个肉夹馍小店的学徒工 , 正如现在很多刚刚学会肉夹馍的学徒工一样 。
那凭什么王华峰就敢自认正宗 , 而当今的学徒工就不能算是正宗呢?

“正宗”只是他们的借口罢了 , 他们最终想要的 , 不过是敛财而已 。
两个协会对被告的餐饮店老板们都开出了两种条件:要么每年交一笔加盟费;要么摘掉招牌 , 通过法院判决 , 最终缴纳几千的赔偿 。
简单算一笔账 , “潼关肉夹馍协会”起诉了三百多家餐饮店 , 如果其中有一半店家败诉 ,而每家缴纳的赔偿金为七千元 , 那么“潼关肉夹馍协会”通过此次维权 , 将能获得高达105万的收益——这还没有算那些决定加盟的店家 , 且实际败诉的店家也绝不仅仅只有一半 。

两家协会盯上这些小型餐饮店原因绝不只有为了敛财这么简单 。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看中了小型餐饮的发展潜力 , 通过起诉 , 企图达到行业垄断地位 。
全球疫情的时代下 , 大多数人的消费习惯慢慢倾向于保守 , 轻奢消费虽然下降 , 但生活基础类消费却在逐年上升 。
或许正是这一趋势 , 让这些所谓的行业协会看到割韭菜的希望 , 一旦他们在自己的领域达成垄断地位 , 那么以后能带来的效益又将不仅仅是这次“维权”能够比较的 。

幸好 , 因为网络的发酵 , 国家及时出面控制住当前的局面 , 让很多小型餐饮店的老板能够挽回部分损失 。
即便如此 , 仍有潼关当地肉夹馍店主向我们透露 , 当时缴纳的赔款仍未退回 , 对方律师也联系不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