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请依次朗读:蛤、蚶、蛏、蚝、蚬( 三 )


蚶 。 摄影/gopfaster , 来源/图虫创意
蛏(chēng) , 看到右边儿这个“圣”字 , 总是会让人有些美好的联想 。 “甘”是好吃 , “圣”不会是好看吧?然而《本草拾遗》中这样形容到:“蛏 , 生海泥中 , 长二、三寸 , 大如指 , 两头开” 。 所谓“两头开”大概就是闭不拢 。 蛏子肥了的时候 , 中间的肚皮肉奶白鲜嫩 , 头顶有两根水管 , 有时还会喷出水来 , 如同粗短的手指头笨拙地比了一个“耶” 。 可以和“圣”字这种“轩轩如朝霞举”“濯濯如春月柳”的气质毫不沾边 。
“蛏”凭什么和“圣”沾亲带故呢?或许靠的就是撑起的两个丑脚脚 。 “圣”的繁体字“聖” , 上半部分 , 左边是“耳” , 右边是“口” , 即善用耳 , 会用口 。 除了我们熟知的神圣之意 , “圣”还有敏锐、迅速之意 。 而蛏的斧足大而活跃 , 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动 , 受惊时很快就缩入洞内 。 所以人家虽看起来不美 , 但确实实用 。
蛏子 。 摄影/TravelPhotography , 来源/图虫创意
蚝(háo) , 又叫蠔 , 也就是大家常提到牡蛎 。 相信大家对“蚝”并不陌生 , 大多数家庭的厨房里都有一瓶调味料叫“蚝油” 。 清光绪年间 , 一位名叫李锦裳的人为了生存 , 开了个摊儿煮蚝出售 。 有一天因为忙别的事忘了照看 , 突然闻到浓烈的味道 , 这才冲回来 , 心想:糟了糟了、怕是糊了 。 结果揭开锅盖一看 , 是厚厚一层沉于锅底、色泽棕褐的浓稠汁 , 香郁扑鼻 , 蘸一点放在嘴里 , 直呼美味无比 。 粤菜主要配料——蚝油 , 就此诞生 。
“蚝”和“毛”有什么关系?其实 , “蚝”是“蠔”的异形字 , 《本草纲目》对蚝的名字是有说法的:“蛤蚌之属皆有胎生卵生 , 独此化生 , 纯雄无雌 , 故得牡名 。 曰蛎曰蠔 , 言其粗大也 。 ”“牡”是雄性的意思 , “蛎”和“蠔”主要是形容它的粗大 , 其实这是由于没有了解牡蛎繁殖习性而得出的错误结论 , 在自然群体中 , 大多数牡蛎个体属于雌雄异体 , 小部分为雌雄同体 , 牡蛎还可以自发“变性” , 同一个牡蛎在不同年份或不同的环境条件下 , 表现出不同的性别 。
生蚝 。 摄影/Maria , 来源/图虫创意
在一些贝类遗址中 , 不乏蚬(xiǎn)的身影 , 但古籍记载却较为有限 。 有研究认为 , 蛤和蚝一直较为得宠 , 到清朝 , 人们对海味珍品有新的侧重 , 蚶、蛏、蚬等才逐渐热门起来 。
03 一些科学的识贝技巧有没有一些简单粗暴的技巧 , 能让我们在大排档点菜时 , 内心毫无畏惧 。 接下来 , 我们开始画重点吧 。
牡蛎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 , 我们平时称其为生蚝 , 闽南语地区也叫蚵仔 , 被誉为“海底牛奶” 。 不负责任地说 , 看起来最丑的、拿起来最膈手的 , 就是它了 。 牡蛎的两片壳不对等 , 它用左壳固着在岩石或海底木桩上 , 一般分布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水深不超过10米的范围内 。
觅蚝 。 摄影/LEO333383 , 来源/图虫创意
外部特征第二明显的 , 就是“比耶”的蛏子了 。 作为双壳纲竹蛏科软体动物 , 蛏的壳脆而薄 , 呈长扁方形 。 蛏子喜欢在盐度较低的软泥滩里挖穴生活 , 夏天暖和就钻得浅点儿 , 冬天冷就钻得深一些 。 如果我们在近岸的海滩上看到相距不远的两个小孔 , 说不定里边儿就有螠蛏 , 这两个小孔就是它两个水管伸出的地方 , 两孔间的距离大概是蛏子体长的三分之一 。
除了螠蛏 , 竹蛏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蛏子 , 差别主要是竹蛏的壳有纹路 , 形状像竹节一般 。
竹蛏 。 摄影/我心向阳 , 来源/图虫创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