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年龄焦虑背后该警惕什么

■采访人员 胡珉琦 见习采访人员 徐可莹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理论的时候只有23岁,后来他在给一位同行的信中写道:“因为那时我正处于发明创造的黄金时期,对数学和哲学的兴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浓厚 。”
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31岁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保罗·狄拉克曾在诗中写道:“老年是一种令人颤栗的热病,每个物理学家都为此心惊 。一旦度过三十年华,他与其苟活,不如轻生 。”
时过境迁,年轻还是迸发创造力的绝对资本吗?
在刚刚过去的诺贝尔奖发布会上,年仅54岁的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和神经学家阿代姆·帕塔博蒂安拿到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格外引人注目,毕竟诺奖得主的平均年龄一直在上升 。事实上,不仅如此,诺奖得主取得成果的平均年龄较一个世纪前增长了10岁左右 。
“自古英雄出少年”已不适合现在的科学研究领域了吗?这是导致科研人员年龄焦虑的原因吗?在科技人才日益“晚熟”的现实下,年轻科研人员该如何保持定力、激发活力呢?
科技人才趋于大龄化
2011年,美国西北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经济学家本杰明·琼斯和布鲁斯·温伯格,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一篇论文 。他们抽样统计了1901~2008年间的525位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方面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调查发现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初期,科学家取得获奖成果时的平均年龄是37岁,但进入2000年之后,这一平均年龄增长到了47岁 。
在此之后,中国学者做了更为详细的研究 。他们统计了1901~2011年间获得诺奖的 500 名重要科学家的数据,分析科研创造峰值年龄的变化 。结果发现30~50岁年龄的获奖者超过了50% 。
在过去的 120年中,诺奖平均成果年龄一直在上升,截至2010年是44~ 47岁之间,同时,变化趋势也因学科而异 。化学奖获得者平均成果年龄从最初的 34.73岁上升到45.31岁,物理学奖从35.15岁上升至44.54岁,生理学或医学奖从38.47岁上升至46.32岁 。
在科研领域,少年英雄正在成为“濒危物种” 。
这一现象的凸显与科学发展本身固有的规律是相关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解释,科学已经发展成了一棵参天大树,知识体系越来越庞大、复杂,需要学习掌握的方法和技术也越来越多,学生成长为独立科学家的预备期也就显著变长了 。
“除此之外,现在相当多的科学研究不再依靠单打独斗,而是团队合作 。科学家需要各自发挥在方法论、实验能力,甚至是设备器材、资金上的一些优势,才能共同出成果 。而积累学术资源、更好地调度这些科研要素,都是需要时间的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周涛说道 。
这几个因素共同造成了今天的年轻科研人员很难再像过去那样早早地做出原创性、突破性的成果 。
不必谈“老”色变
科学家科研创造峰值年龄的变化规律研究一直是科学社会学关心的经典话题,因为它关乎到科技人才管理、科研资源配置等重要内容 。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科研创造峰值”和“科研创造峰值年龄”的研究并没有非常明确、统一的结论,但一般认为,科学家的创造力峰值年龄在38岁左右 。
不过,2018年《自然》刊登的美国西北大学复杂系统研究所的一项成果冲击了这种传统认知 。他们调查了大量艺术家和科学家,研究他们巅峰时期高影响力作品和成果的产生过程 。结果发现,大多数人职业生涯中都包含至少一个相对辉煌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的出现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这也意味着,过去人们对科研创新“黄金年龄”的认识可能存在刻板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