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没了这碗甜醅子,西北人可怎么过端午?

原创 风物菌 地道风物

西北|没了这碗甜醅子,西北人可怎么过端午?
文章图片

▲ 端午安康 , 来碗甜醅子清爽一下~ 摄影/严肃
-风物君语-
比起端午吃粽子
这碗麦子更“西北”!
西北人的端午节 , 吃个粽子可远远不够 。
端午前后 , 麦香弥漫在街巷里 , “你家的甜不甜”成了亲朋邻居最默契的话题 , 直到端午节这天 , 它终于揭开面纱登堂入室 。 所有人的食欲 , 都留给了这碗最能代表西北端午风味的小吃:甜醅 。

西北|没了这碗甜醅子,西北人可怎么过端午?
文章图片

▲ 夺命勾魂来一勺 。 图/网络
麦子不磨成面粉也能直接吃?看着像是麦粒兑水的甜醅子 , 没吃过的人觉得丝毫不起眼 , 只有西北人 , 一听名字就止不住流口水 。
不是主食却胜似主食 , 不是酒却充满酒香 , 吃碗甜醅 , 西北人才算过了端午 。 它究竟是有什么神仙魔力 , 让吃过它的人欲罢不能?
西北人有多爱吃面
就有多爱吃甜醅
麦子就像孙悟空一样 , 磨成面粉后的“七十二变” , 是西北的饮食标签 。 其实 , 麦粒哪怕不磨成面 , “石头”里蹦出的原始样子 , 也可以成为西北人的心口馋 。 甜醅的原材料 , 就是本地种的各种麦粒 , 直接加了酒曲发酵而成 。 麦子不同 , 甜醅的口感也有差异 。

西北|没了这碗甜醅子,西北人可怎么过端午?
文章图片

▲ 做甜醅常用的三种麦子 。 制图/刘航
在甘肃 , 做甜醅多用莜麦和小麦 , 在青海的高原和山地 , 耐寒、高产早熟的青稞(高原大麦)成为了甜醅原料的首选 。
莜麦是燕麦的一种 , 在甘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玉麦 。 它的色泽口感 , 真就像玉一样黄亮温润 , 入口有着油津津的口感;小麦柔韧弹牙 , 嚼起来格外Q弹 。 青稞吃起来粒大圆润 , 颗粒分明 。 不论是哪种麦子 , 做成甜醅的步骤是相似的 。

西北|没了这碗甜醅子,西北人可怎么过端午?
文章图片

▲ 摔打完 , 再手搓莜麦去皮 。 图/网络
首先要去皮洗净 。 青稞和小麦还要事先舂皮完全去掉外壳 , 长辈们往往把麦粒装入袋子里摔打搓绊去皮 。 洗净后的麦子浸泡一整夜 , 就可以上火煮了 。 猛火烧 , 小火焖 , 煮至八成熟 。

西北|没了这碗甜醅子,西北人可怎么过端午?
文章图片

▲ 露出白嫩饱满的麦仁 , 说明麦粒煮好了 。 图/图虫·创意
吃小麦甜醅 , 更要掌握住麦粒煮沸的火候与时间 。 煮得太软 , 一发酵几乎成了汤水;煮得太硬 , 又会吃起来如嚼石子 , 没有软糯的口感 。 看到麦子刚好“开花” , 疏松而不烂 , 露出白嫩饱满的麦仁 , 说明煮好了 。
煮麦子时 , 麦香萦绕在屋里 , 甜醅还没做好 , 小孩子已经“馋美”了 , 偷吃一把煮熟的麦子先过过嘴瘾 。

西北|没了这碗甜醅子,西北人可怎么过端午?
文章图片

▲ 农人的心思 , 全在这一抔麦子上 , 图/视觉中国
做甜醅直接用麦粒 , 原料简单易得 。 据说 , 甜醅还有一个西北人珍惜粮食的渊源 。 西北干旱 , 人多地少 , 好麦子都拿去磨成面粉吃 , 一些不好的 , 看着“发霉”的麦子留下来 , 人们不舍得扔掉 , 直接吃又太粗糙 , 就看看能不能发酵食用 , 没想到格外好吃 , 经过一代代改良成了今天的甜醅 。

西北|没了这碗甜醅子,西北人可怎么过端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