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质教育|从“大手拉小手”到科学素质教育

编者的话
今年是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成立10周年 。10年前,出于一种严肃的社会责任,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原北京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绶琯先生联合61位科学家共同倡议,并得到中国科学院科普领导小组、中国科协青少年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技术交流中心、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教委、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的支持,及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景山学校、北大附中等学校的积极参与,于1999年6月成立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 。从此,科技俱乐部在主任王绶琯的主持下,为帮助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学生“走进科学”开展了艰辛的工作 。
经过深思熟虑,王绶琯院士书面提出了关于科技俱乐部活动的思路、目标以及活动模式和工作模式,近年又启动了以初中学生为对象的“校园科普活动”,这些都是科技俱乐部十年来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 。王绶琯院士以耄耋之年始终坚持不懈地探索,和许多科学家一起为培养21世纪的科学英才而呕心沥血;几百名第一线的科学家们在承担着国家重点科研课题的情况下,欣然接受聘请成为科研导师,他们不辞辛苦、不计报酬,以满腔的热情为托起中国科学明天的太阳殚精竭虑 。
科技俱乐部的10年,是探索科技教育新路的10年,是科学家们无私奉献的10年,也是科学苗子——明日的杰出科学家初露头角的10年 。本文为王绶琯先生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成立10周年之际,就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工作撰写的文章 。
“大手拉小手”的初始激励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经历了它第一个10年,十年树木 。这个10年里树了一个实验:在科学家到青少年中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 。
10年前,这个实验可以看成是科协倡议的“大手拉小手”活动的一个新的尝试 。“大手”,在这里是以国家级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前沿科学社会,“小手”则专指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学生 。
“大手拉小手”这个口号很形象,很亲切 。人一生要走很长的路,一路上就常常要有人拉一把 。我自己年轻的时候路就走得很艰难,是遇到了几双“大手”才有幸“走进科学”的 。几十年过去后,自己成了“大手”,时常会有触到“小手”的感受 。刚改革开放时,北京市科协很快把青少年科技工作做到了“科学社会” 。应当说,当时许多科技“大手”都有拉“小手”的愿望 。1984年,时任北京市科协主席的茅以升先生联络多位科技界人士和支持者,成立了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 。在科协,这个基金会虽然规模不大,但其意义却是深远的 。因为它为“大手拉小手”的“民间参与”创造了接纳、流通的渠道 。1998年,当在京的六十几位科学家倡议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时,青少年科学基金会很快就决定采纳 。那时我正卸去大部分科研工作,便和从北京市科协及其青少年部不同负责岗位上退下的季延寿、周琳、李宝泉等三位同志一起,开始了科技俱乐部活动的早期运作 。
“大手拉小手”,归根结底是青少年的一种科学素质教育 。而科学素质教育,往大的方向说,属国之大计,受到举国关注 。尤其是在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战场上占有重要位置 。科技俱乐部作为准民间组织,恰如主力之外的民兵侦察小分队,志愿担任一定的探索任务 。当时一经启动,我们便把探索途径定准在这里所说的“科研实践活动”上 。
科研实践活动在形式上采取了组织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到优秀科研团组中进行时间跨度平均为一年的科研实践的方式 。其核心理念是引导这部分中学生走出校门,到科学社会中“以科会友” 。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尝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