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麻辣烫人均过百,每家杨国福都有责任( 三 )


吃盐在那个时候是奢侈的 , 花椒、海椒作为替代品就成了船工纤夫们解馋的调味剂 , 满足饱腹、驱寒祛湿的刚需 。
麻辣烫从诞生就跟平民消费水准挂钩了 , 四川的麻辣烫跟东北的乱炖有异曲同工之妙 , 闯关东淘金的、排帮的跟纤夫的处境也类似 , 又麻又辣的水煮一切 , 贯通南北在全国盛行 。
曾有人把麻辣烫的流行归结为它的大众化和平等属性 , 所有食材不分贵贱 , 食客没有负担 , 大快朵颐也好、大汗淋漓也好 , 既然选择了吃麻辣烫 , 就不顾形象 , 只管美味了 。

作为一个东北人认知里10块钱是我的麻辣烫底线 , 20块钱是麻辣烫上限 , 因为可以加根肠和一瓶解辣花生露 。
大概从初中开始我的血液里流淌起麻辣烫的底料 。 烧烤摊是成年人深夜放纵的天堂 , 麻辣烫是学生用零花钱就能嗨一天的神药 。
小学生通常只买得起缩略版麻辣烫 , 飘着红油又麻又辣的牛筋面一杯5毛 , 俗称“杯面” , 出手阔绰的同学花1一块钱买个蟹排算顶配 。 高中时期买得起一碗正经麻辣烫 , 食材不按斤算 , 装菜的容器是个纵深20厘米的小桶 , 能往里塞多少菜全凭力气 。
麻辣烫隔着塑料袋套在碗上 , 铺满混合辣椒酱、鸡精、白糖的调味 , 自己拌开后浓烈的味道瞬间打开胃口 。

不过一切只能秘密进行 , 麻辣烫、辣条、炸鸡柳是爸妈嘴里的“垃圾三剑客” , 小时候我妈的杜撰能力很唬人:辣条是用脚丫子踩出来的 , 鸡柳用的是老鼠肉 , 麻辣烫是塑料袋煮的 。
但那是性价比最美味的一餐 , 自从毕业上班以后放假回家免不了去吃顿学校旁边的麻辣烫 , 味道依旧 , 每碗从10元涨价到13 , 吃完了发个朋友圈 , 能引起天南海北的同学一阵艳羡 。
《餐饮新连锁》创始人王新磊表示:“有些人可能觉得麻辣烫挺low的 , 但它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 现在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不同了 , 新兴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这样的环境和食材 , 麻辣烫的时代局限性就凸显出来了 , 所以才需要大家用新的方式去‘重做’麻辣烫 。
不过扭转所谓low的标签不是贵就完事了 , 高品质未必就是高端的食材 , 能满足安全好吃的麻辣烫就是顶配 。
爱吃麻辣烫的人不会嫌麻辣烫low , 一碗没有灵魂、只有铜臭味的麻辣烫 , 再贵也low到家了 。
【西葫芦|麻辣烫人均过百,每家杨国福都有责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