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十六十七“游百病”

“本家长辈初一拜,初二姥娘摆盘碗。初三初四拜姨舅,初五在家歇一天。转眼就到元宵节,元宵香甜真解馋。十六十七‘游百病’,灯笼如星降人间。”每到元宵节,我都会想起这首不知道流传了多少代的民谣。小时候的冬天,我最喜欢躺在烧得热腾腾的土炕上,一边抚摸卧在身旁鼾声如雷的黄色猫咪,一边听奶奶讲过去“游百病”的故事。
夜晚降临之后,早早吃过饭的村民们,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龙灯、凤灯、葫芦(福禄)灯、马灯、虎灯、元宝灯……先是成群结队地在村子里转一圈,然后就开始“绕黄河”。“绕黄河”的阵容由361根顶部点着灯盏的木桩组成,用相连的绳子隔成弯弯曲曲的通道,道道相通。远远望去,如同有人裁剪了一片星光闪烁的宇宙,放在村子的打麦场上。大家提着自制的灯笼,有说有笑地在里面转来转去,如同九曲黄河奔腾万里,寓意全年平安健康。
“游百病”的时候,大家都会带上中间夹着大红枣的花糕,在棒槌火上烤着吃。颇有意思的是,花糕并不会固定在一个棒槌上烤,而是要在每个棒槌上选择七个火孔,为花糕加温,取意“七七四十九,聪明健康伴长久”。
【 元宵节|十六十七“游百病”】 “游百病”其实也是先辈们的一种心理健康疗法。比如女人们要结伴去摸寺庙大门上的蘑菇钉,寓意人丁(钉)兴旺。孩子们要押着喜庆锣鼓的节奏,敲打洗脸盆助兴,寓意喜(洗)事频到。读书人制作的灯笼,从选材到样式都比较讲究,上边题写的谜语也是诸如“天子门生”类的文字,取义登龙(灯笼)及第、金榜题名。未婚小伙子和平时待字闺中的姑娘,也能借“游百病”见到或者觅得如意伴侣,疗相思之疾。
如今“十六十七游百病”的民俗活动,依然年年进行。然而现代化的灯盏,渐渐取代了先辈们手中的灯笼。但我仍怀念过去手提灯笼四处游玩的场景,像把月亮提在手中,照亮了夜晚,也照亮了胸腔里的每一个角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