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一辈子才带过十几个博士生 。”杨振宁先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翟荟就是其中一个,也是最后一个 。
古香古色的科学馆,在美丽的清华园里更显庄严朴实,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翟荟的办公室就在科学馆三层,杨振宁先生的办公室在二层,一层是杨武之先生曾经工作的地方 。
在系列纪录片《大先生杨振宁》中,由于翟荟的办公室更为“简朴”,便被“征”为纪录片拍摄地,他六岁的儿子,也客串了儿时的杨振宁先生 。
虽然刚40出头,翟荟就已经获得多项荣誉 。2021年9月,他又接连获得了2021年“科学探索奖”和2020年度北京市杰出青年中关村奖 。
在他看来,科学是面向未知的,科学家不能“躺平”在已有的成绩里,要持续不断地探索 。
文章图片
翟荟在办公室 田瑞颖摄
“宁拙勿巧”
科学馆,是清华大学最“古老”的四大建筑之一 。2007年,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高等研究中心)搬至科学馆 。这里除了是学生们的“网红”打卡地,还走出了不少科学界的“网红”学者 。
高等研究中心成立于1997年,杨振宁先生应聘担任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1998年,翟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并进入刚成立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础科学班学习 。
大三暑假,带着对科学未知的探索,他走进了心中神圣的科学殿堂——高等研究中心开始科研实践 。
一个午后,正在楼道打印的翟荟,遇见了同来打印的杨振宁先生 。简短交流后,杨振宁先生让他回去看一篇最新发表的实验,并在暑假回来后探讨 。
就这样,他成为杨振宁先生在清华大学的“关门弟子”,最后一个博士生 。
博士毕业后,翟荟先后前往两所国外高校开展博士后研究 。2009年,高等研究中心更名为高等研究院 。同年,翟荟回到高等研究院工作,并带领团队开展冷原子等量子物质的理论研究,还涉及凝聚态物理、引力理论、机器学习、量子物质和量子信息等方向的交叉研究 。
文章图片
杨振宁先生、高研院院长顾秉林院士和翟荟研究组合影 翟荟供图
“宁拙勿巧”是杨振宁先生说过的话,也是对翟荟产生最大影响的话之一 。
【翟荟|杨振宁“关门弟子”翟荟:“最笨”的方法做科研】翟荟说,“宁拙勿巧”是一种科研态度,一方面是说做科研不要投机取巧,做学问必须诚实;另一方面是说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
“这句话解释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 。”翟荟告诉《中国科学报》,“我跟学生们做研究时,都是采用‘最笨’的方法,比如理论推导,就算有捷径,我们也不走,必须一步一步来 。”
2021年,翟荟撰写的教材《超冷原子物理学》在剑桥出版社出版 。在将新书送给杨振宁先生后,先生在回信中写道,“你的书遵循了你的研究物理的方法 。”
在翟荟看来,“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能有自己的研究方式和风格,何其幸运 。”
不可触碰的“两条红线”
回国至今,翟荟已经培养了20多位博士生、博士后,不少学生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 。
文章图片
翟荟和研究组学生、博士后合影 翟荟供图
“我的学生,有两个红线绝对不能碰 。”翟荟告诉采访人员,一条是学术诚信红线,另一条是科研经费的政策红线 。
推荐阅读
- 侯保荣|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愿做一辈子的海洋“防腐卫士”
- 美式咖啡|明天除夕,有钱没钱,年夜饭6道“开运菜”端上桌,虎年好运连连
- 鳗鱼|当涂这家百年老字号,鲜有人知,可吃过的人都喊“真香”
- 牛肉|过年起油锅,“春节专属”零食别忘了炸,酥脆焦香,入口停不下来
- 年糕|明天除夕,牢记“4吃3做3不做”,老传统别忘,辞旧迎新过吉祥年
- |腊月将尽,老话说:“腊月三天洗,来年福禄全”,指的是哪三天?
- 火锅|东北冬天“适合”吃的5大美食,进了吃货的“心坎”里,嘎嘎地!
- 高粱|中国2个“廉价”酒,遇见别错过,都是“无1滴香精”的珍品佳酿
- 野菜|谭长安的“百亿帝国”倒塌!曾经开遍全国各地,是火锅界“一哥”
- 面食|过年做酱牛肉,记住“2炒2泡”的技巧,酱香浓郁、紧实入味不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