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青”技术与“蒸青”技术

中国人贪恋茶叶的香气与滋味, “蒸青”即以热气煮蒸方式将鲜茶所含各种香与味的成分保留下来, 以供享受;“炒青”技术的价值在于, 高温急炒, 一则将那些低沸点的芳香物, 比如青草气(日本茶里淡淡的“海苔味”即此种物质)给挥发掉了;同时, 炒的过程本身, 又重新进行了物质转化与聚集——香气与滋味, 由此更上新台阶 。 科学测定表明, 茶叶鲜叶所含香气成分种类不多, 约50种;而经过制茶程序之后, 绿茶香气成分可达110种——绿茶工艺, 其实主要也就是各种手法的“炒”而已;而红茶则可达325种 。 茶叶香气成分的这种跃进, 其核心性技术的突破,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看来, 关键当然是“炒青” 。
【“炒青”技术与“蒸青”技术】为什么中国出现了具有革命性价值的“炒青”技术, 而日本直到现在还固守“蒸青”技术?鲁成银说他相信, 这种变化背后一定是中国人感觉系统的变迁——而这种变化的动力何在, 鲁成银说他其实没有答案 。 不过, 动力虽无可找寻, 但从结果上看, “炒青”的出现, 打开的是中国人寻找茶叶多元感觉的空间, 唐宋贡茶所“规定”的香气与滋味规格, 不复约束 。 中国人的茶感受系统, 自此不仅别开新面, 也渐次升级——开始进入到发现并认识各个茶种的特殊性, 并寻找与之匹配的制茶工艺阶段 。 饮者与茶种, 经制茶程序, 开始寻找互动关系 。
对于茶叶而言, 科学的分析仍然最具解释力 。 明朝之后, “炒青”技术广泛使用, 鲁成银描述说它后来逐渐形成两个纵深发展的路向:一是由绿茶到黄茶与黑茶, 其间的关键, 是黄茶经过杀青(炒青即为杀青的一种)之后, 经过一个“闷黄”过程, 将茶叶轻微发酵, 然后干燥;黑茶则将“闷黄”变为程度更重的“渥堆”发酵, 香气与滋味又有一变 。 二是由绿茶而发展出白茶、青茶(乌龙茶)与红茶, 这其间的技术关键是“萎凋”——古人将其描述得十分有诗意:三分红七分绿 。 茶的鲜叶经过一个自然的水分蒸发过程, 即萎凋, 这同样是一个发酵过程 。 这道工艺加重一些, 如“摇青”, 则将制成乌龙茶;程度更深, 用力揉捻, 促使茶细胞破碎, 即成红茶 。 鲁成银用茶叶科学概念描述:绿茶黄茶黑茶一路, 是湿热氧化;而绿茶白茶乌龙茶与红茶一路, 则为酶促氧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