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与文学艺术

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 , 还反映在几千年来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领域 , 包括诗词、绘画、音乐、歌舞及故事、传说之中 。 我国不仅是茶的祖国 , 也是世界茶诗的源头 。 翻开各种史籍 , 大量咏茶、赞茶诗、词、歌、赋跃然纸上 。 这类关于茶的诗词 , 可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 , 狭义的指“咏茶”诗词 , 即诗词的主题是茶 , 这种茶叶诗词数量略少;广义的指不仅包括咏茶诗词 , 而且也包括“有茶”诗词 , 即诗词的主题不是茶 , 但是诗词是提到了茶 , 这种茶叶诗词数量就很多了 。 现在一般讲的 , 都是指广义的茶叶诗词 , 而从研究祖国茶叶诗词着眼 , 则咏茶诗词和有茶诗词同样是有价值的 。 我国的广义茶叶诗词 , 据估计:唐代约有500首 , 宋代1000首 , 再加上金、元、明、清 , 以及近代 , 总数当在2000首以上 。 中国最早的茶诗 , 是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娇女诗》 。 全诗280言 , 56句 , 陆羽《茶经》选摘了其中12句 。
【中国茶与文学艺术】其姊字惠芳 , 眉目粲如画 。
驰鹜翔园林 , 果下皆生摘 。
贪华风雨中 , 倏忽数百适 。
心为茶歌剧 , 吹嘘对鼎沥 。
最早的咏名茶诗 , 是李白的《答族侄们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
尝闻玉泉山 , 山洞多乳窟 。
仙鼠如白鸦 , 倒悬清溪月 。
茗生此中石 , 玉泉流不歇 。
根柯洒芳津 , 采服润肌骨 。
丛老卷绿叶 , 枝枝相接连 。
曝成仙人掌 , 似拍洪崖肩 。
举世未见之 , 其名定谁传 。
示英乃禅伯 , 投赠有佳篇 。
清镜烛无盐 , 顾惭西子妍 。
朝坐有余兴 , 长吟播诸天 。
微廊聆韵 -- 赏画聆乐 , 吟诗析文;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
在众多诗人当中 , 据统计宋代诗人陆游咏茶诗写得最多 , 有300余首 。 而写得最长的 , 要数大诗人苏东坡的《寄周安儒茶》 , 五言 , 120句 , 600字 。 这首诗开头说在浩瀚的宇宙中 , 茶是草木中出类拔萃者;结尾说人的一生有茶这样值得终生相伴的清品 , 何必再像刘伶那样经常弄得醺醺大醉呢?此诗赞茶云:
灵品独标奇 , 迥超凡草木 。
香浓夺兰露 , 色软欺秋菊 。
清风击两腋 , 去欲凌鸿鹄 。
乳瓯十分满 , 人世真局促 。
意爽飘欲仙 , 头轻快如沐 。
在从多咏茶诗中 , 形式奇特者要数唐代诗人元稹的《一言至七言诗》 , 双称“宝塔诗”
微廊聆韵 -- 赏画聆乐 , 吟诗析文;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
茶 。
香叶 。 嫩芽 。
慕诗客 , 爱僧家 。
碾雕白玉 , 罗织红纱 。
铫煎黄蕊色 , 碗转典尘花 。
夜后邀陪明月 , 晨前命对朝霞 。
洗尽古今人不倦 , 将至醉后岂堪夸 。
此诗奇巧 , 虽然在格局上受到“宝塔”的限制 , 但是 , 诗人仍然写出了茶与诗客、僧家以及被他们爱慕的明月夜、早晨饮茶的情趣 。
在众多咏茶诗中 , 影响最大的要数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 。 全诗分三大部分 。 第一部分 , 写孟谏议派人送茶 , 因为茶好 , 天子首先要尝新 , 接着便是王公大臣 , 到山人家觅茶 。 这里写天子王公 , 一方面是赞扬茶 , 另一方面也是埋下伏笔 。 第二部分 , 是诗的主体 , 先写闭门自煎 , “碧云引风吹不断 , 白花浮光凝碗面” , 煮茶的过程 , 碧云清风 , 何等享受 。 煮出来的茶 , 白花浮光 , 何等赏心悦目!接着便连写喝下七碗茶的不同体会 , 产生不同境界 。 正由于卢仝道出了这七种绝炒境界 , 此诗亦被称作《七碗茶诗》 。 卢仝说喝第三碗便浮想联翩 , 才思文涌 , 七碗吃下去 , 真是飘飘欲仙了 。 第三部分 , 许多文章往往省略不引 , 其实 , 诗人胸襟正在于此 , 诗人喝茶 , 也临仙境 , 但是 , 诗人毕竟扎根民间 , 心系黎民 , 笔触一转 , 想到茶农 , “百万亿苍生命 , 堕在巅崖受辛苦 。 ”天子尝新 , 王公要抢先 , 世人嗜饮茶 , 但千万不能忘记茶农 , 不能忘记他们所受的巅崖之苦 。 正由于诗人的仁爱之心 , 对苍生的关怀之意 , 卢仝博得茶之“亚圣”的称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