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宣化辽墓壁画《备茶图》挖掘张家口堡的历史

明代末年至民国初年, 一条从张家口至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并向北一直延伸到俄罗斯恰克图及欧亚大陆的商道, 形成了以经营茶叶为特征的国际贸易通道, 俗称“草原茶叶之路”或“张库商道” 。 这条商道形成很早, 但由于张家口地处长城脚下, 自古就是农耕与游牧民族的交汇的地带, 古代民族迁徙和政权变更十分频繁, 加上连绵的战争造成史料极其匮乏, 对这条商道的了解局限于明代之后 。 然而, 一次考古发现把张库商道的历史提前了400多年, 并为张库商道最晚起源于辽代获得了历史的佐证, 也因此成为学术科研课题(河北省社会基金项目:HB12YS045) 。
1993年, 宣化下八里辽金张氏墓群, 发现了一座砖室墓, 其墓主人名叫张匡正 。 在幽深的前墓室, 考古人员发现一幅绘制在墓墙东壁上保存完好的壁画《备茶图》 。 壁画中, 一名身着汉服、右膝盖上还打着块缝补细致补丁的女童正专心低头侧坐在茶碾旁娴熟地碾茶, 旁边的地上摆放着盘子和一块待碾的圆形茶饼;而另一名小童则身着一身契丹人的装束、躬腰跪坐, 鼓起双腮用力给正在煮茶的风炉吹气;男童身后是另一着契丹服装的成年男侍伸出双手, 似乎正要取走风炉上已经煮好茶的茶壶;在其身后的桌子上摆放着一系列壶、盏、瓶、夹、宗、扎等茶道工具与器皿, 桌前两只活泼的小花狗上下跳跃, 嬉戏打闹;画面左侧, 两名着汉服而又姿态优美的成年女侍手捧盛好茶的精美茶盏小心移步, 一为取到、一为送出状, 看似转身正给后室的主人送去 。
这幅《备茶图》构图饱满, 布局经营疏密得当, 造型准确, 线条流畅, 描绘的对象动态逼真, 写实生动, 采用墨线勾勒轮廓、内敷重彩的表现技法, 色彩呈现艳丽而高雅之感 。 重点表现的脸部与肌肤采用晕染的技法, 具有高超的绘画技艺 。 这幅壁画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图像信息填补了研究古代茶文化实证的空白 。 整个壁画场景的人物, 从碾茶、煎茶到分工协作, 以及放在桌上的一系列茶道工具与器皿, 形象完整地展示了当时备茶的全部过程, 使人仿佛跨越时空身入其境 。
这幅壁画立刻引起广大国内外学者关注, 因为辽代的饮茶习俗不仅在这幅壁画中得到了完整保存, 而且表现之详细实属罕见, 它填补了古代茶道文化在形象资料方面的空白 。 另外, 在下八里辽金墓群中, 每座墓中都能或多或少地见到与饮茶内容有关的壁画, 而张匡正墓中的这幅《备茶图》则最具代表性 。 下八里辽墓壁画中涉及到饮茶习俗这一丰富内容的, 无论从完好的保护程度还是众多的数量方面, 在我国已发现的墓葬壁画中均首屈一指 。 宣化下八里辽墓及这批壁画的挖掘与发现, 是唐、宋时期南北各地渐盛之饮茶文化有力的证据, 壁画中表现碾茶、煮浆、点茶等工序以及各种茶事用具都有细致的描述刻画, 因此成为中华茶文化历史资料宝库中令人关注的部分 。
任何历史的遗迹都不会是偶然的和孤立的, 与茶文化有关的壁画为什么会集中地出现在远离茶叶产地的宣化辽代墓群呢?却很少出现在茶叶产地的南方和中原地区?缘由需要从当时生活在此地域的契丹族(辽)与宋朝的茶叶贸易谈起 。
根据《资治通鉴》与《辽史》记载, 五代十国时期, 位于江浙地区的吴越国最早和契丹族有贸易往来 。 吴越不仅是茶叶的主要产地还笃信佛教, 它和契丹族具有良好的政治与贸易关系, 因为契丹族同样信奉佛教而又需要茶叶, 所以茶叶是最主要的交易之物 。
从语言演变中也能看出, 契丹族在欧亚与中东早期的茶叶贸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不仅有巨大的交易数量, 在文化方面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俄罗斯人很早以前曾经称中国为“契丹”(Kitay), 阿拉伯-波斯语则称作(Kitai), 这些观点已经从考古中得到证实 。 在内蒙古通辽、锡林格勒的几座辽代墓葬中曾出土8-10世纪来自中东地区的高足杯、乳丁纹壶、瓶等玻璃器;在宣化下八里辽代墓群中, 也绘有多幅古代巴比伦黄道十二宫天文图与中国二十八星宿图合璧的古代天文图 。 这些发现, 均从考古方面证实了契丹族与欧亚、中东地区密切的文化与贸易往来, 契丹人正是传播茶叶到欧亚和中东的使者 。

推荐阅读